栏目列表
十月份理论学习(徐红梅)
发布时间:2022-12-2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徐红梅

《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指出:小学开设劳动课,对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既能动脑,又能动手,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和谐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和有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1世纪将是全球激烈竞争的世纪,培养和造就能够迎接新世纪挑战的新一代,显得刻不容缓。近些年来,在独生子女占大多数的小学生中,因优越的社会和生活等条件,出现了不少娇男娇女,他们的心理素质较差,缺乏吃苦耐劳,奋发向上的素质,这不能不令人感到忧虑。因此,增强青少年一代吃苦耐劳、不怕困难、艰苦奋斗、自强自立、勇于拼搏、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已成为当务之急,而要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途径,只有从加强劳动教育入手,并切实地建立起这种教育的保障机制,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共识,实现劳动教育化,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刷牙、漱口》,教材第三册中《洗补袜子》、(不随地乱扔垃圾》等课的内容,都是小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常遇到的较简单的小事,教材详细地介绍了这些小事的做法及注意事项·教师在教会学生学会这些小事的同时,还紧扣教材中的一些词,对学生进行常做这些事的教育,使其持之以恒,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复杂劳动中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劳动是人们自觉地克服困难,完成预定的任务的心理过程,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突出表现形式。复杂劳动一般比较繁琐,经常会遇到困难,是锻炼学生坚强意志的好机会,如《种蚕豆》、《萝卜玩具》等课中,学与做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但又是小学生力所能及的。老师教这些课时,鼓励学生想方设法去完成,激励学生克服困难,而这正是培养锻炼学生在完成任务中锻炼自己的毅力,培养意志力。

在优化劳动教学中,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学习掌握一些创造性技巧、技法。他们积极主动、团结协作、敢想敢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教师在优化教学时遵循以下四条原则:(1)全面性原则素质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和全面素质的提高,这就需要教师考虑问题时要尽可能地让全班学生或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全面调动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2)创造性原则只有不断创新,社会的车轮才能滚滚向前。既可以是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也可以是学生小组之间的竞争,小组之间的竞争又包合着小组内同学之间的协作精神,不管哪一种竞争,都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好胜心、上进心和荣誉感,也能激起学生成功的欲望。(4)趣味性原则教育要求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具体特点,遵循少年儿章的生理、心理,寓劳动于知识,寓劳动以技巧,寓劳动于娱乐之中,力求使劳动课上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