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十月份理论学习(李玲)
发布时间:2022-10-2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李玲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语道出人们对美的需求已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为美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享受,一种乐趣,一种陶醉。 陶冶儿童美感,培养审美感受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用活语言揭示艺术美教学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时最重要工具。[ ]著名的教育家斯霞曾指出:对于教师来说,他的语言恰似一面镜子,通过它,可以看出教师思维的逻辑性、感情的丰富性、知识的广阔性、认识的深刻性、表达的艺术性以及反映问题的敏捷性。所以,一位好的语文老师,语言应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课堂上要尽量做到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形象,富有逻辑性,富有吸引力,有条有理,声音抑扬顿挫。只有这样,才能使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思想性和情感性如润物无声的丝丝春雨自然地与学生交融。

创设情景鉴赏语言文字美。文章不是无情物,文学作品塑造艺术形象离不开生动具体的描述,如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空间、运动、变化等等的形象刻画。阅读审美活动中,凭借这些审美对象,激发他们愉悦的心情来感知美的形象。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教材中所蕴含的美,从中受到美的陶冶,教材可以根据不同的体裁,不同类型的课文,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意境,制造气氛,表情范读,看图描述,配乐朗诵等多种艺术手段,创设美感情境来,以情动情,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使学生对美的事物充满激情,领略美的情境,接受美的教育,达到美的升华,使语文教学达到一个更完美的境界。

如《别了,我爱的中国》,课文中写道:“他们的旗帜是‘红’的,是‘蓝白色’,是‘红蓝条交叉着’的联合旗,是有‘黑点红条’的旗。”作者通过对旗帜的色彩,线条的细致描绘,表明有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军舰停泊在祖国的领海中。由此想到,祖国正遭受着帝国主义的侵略,人民被奴役,受苦难。学生通过阅读,形象感染,必然迸发出对帝国主义侵略行径的满腔怒火。“当我归来时,我希望那些悬着‘红日’的,‘蓝白色’的,有‘黑点红条’的,‘红蓝条交叉着’的一切旗帜的白灰色的军舰已不见了,代替他们的是我们的可喜的悬着我们旗帜的伟大舰队。”这一段话,表明作者殷切地希望当自己从国外回来时,一个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已建立。这旗帜的形象描写,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作者所抒发的对祖国无限热爱的深厚感情,从而接受爱国主义的思想的熏陶。又如教学《荷花》一课时,可创设情景,学生随着轻柔的音乐来到“荷花池”边。通过画面的展示,再加上生动的配乐朗诵,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所描写的意境中,一朵朵婀娜多姿的荷花便跃然纸上。学生边听边想,仿佛自己已“飞”到美丽的田野,来到荷花池,眼前出现一池婷婷玉立的荷花,它们千姿百态,清香怡人。进而让学生身入其境的用手摸一摸荷叶、荷花,去感受一下叶子的油滑,花瓣的细腻。随着语言文字的描绘,运用移情想象,学生把自己也想象成一朵洁白的荷花。音乐会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沉浸在美丽的意境之中。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