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
多年来,劳动教育被边缘化,被排斥,从家庭到学校,⼈⼈都认为劳动教育与孩⼦成长没关系,因为考试没有它,升学不需要它。久⽽久之,劳动教育退出了学校教育的舞台。除⾮上 级⾏政部门或有关单位来检查此项⼯作,学校搞点临时花样点缀⼀下,它的教育内容与实际功 能已悄然消失。于是,⼀批⼜⼀批“⾐来伸⼿、饭来张⼝”的懒⼉们成长起来了。于是,⼀批⼜⼀ 批到了⽽⽴之年的“80后”还在家务活中啃⽼。⼤家都知道素质教育的最终⽬标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得到发展。也就是说,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没有劳动教育是不完 整的教育。素质教育应该“以劳育⼈,以劳促体,以劳促智,以劳促素”。所以,让劳动教育回归,培养学⽣正确的劳动观念与素养,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学⽣掌握⼀定的劳动技能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实践性是劳动教育的第⼀特性
劳动教育的第⼀特性就是实践性,没有实践就⽆法体现劳动教育的效果,所有劳动教育光说不做等于⽩说,光说不练等于没练。正因如此,教师和家长要根据学⽣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的劳动项⽬,在实践中通过动脑、动⼿、动⼒、出汗、出智慧,最后,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才能培养学⽣的创新意识;也才能让学⽣在实践合作之中体验到相互合作所带来的快乐,更能在实践中体验到成功,体验到劳动的真正价值。实践是劳动教育的最好途径。每⼀个教育⼯作者,每⼀位家长都应该让孩⼦在劳动实践中得到锻炼,得到成长。当然,对劳动教育内涵的理解要宽泛。
三、教给孩⼦劳动⽅法让孩⼦会劳动
现在的孩⼦,由于长时间不劳动,没有劳动的意识、⽅法、技巧,所以教给孩⼦必要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法势在必⾏。劳动课和其他学科⼀样,要培养孩⼦观察、动⼿、动脑的习惯,最后形成劳动技能,提⾼素质。这⾥,劳动⽅法的学习掌握⾮常重要。所以,教师和家长要耐⼼帮助孩⼦掌握每⼀项劳动的⽅法,使孩⼦会劳动、巧劳动、动脑劳动、认真劳动、创新劳动。凡是劳动就要出⼒,凡是出⼒就会劳累,这是当下孩⼦最忍受不了的。怎样让孩⼦⾛出因⾝体不适⽽不想再劳动的瓶颈,是每⼀个教师和家长应思考的问题。要把劳动教育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孩⼦在劳动教育中茁壮成长起来,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教育任务。
四、让劳动成为习惯,让习惯成为品质
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民⼏千年来传承的优良品质。⾃古以来,勤劳、节俭、⾟勤已成为⼀代⼜⼀代的习惯。如何让这⼀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永放光辉,是我们每⼀个位教育者与家长应该认真思考、努⼒研究的课题。让劳动教育回归学校教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