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份研究小结(许永伟)
发布时间:2023-06-1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许永伟

古诗词当之无愧成为小学生接触古典文学的最佳启蒙教材。加强古诗词习诵,重视古诗词教学,对培养小学生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以阅读、记诵为主的原则

     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之一,我们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说明书要多读才能通晓其义。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古诗时,靠老师的逐句串讲,根本行不通,必须更多的借助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及习惯。

     二、古诗词教学要欣赏意境,创设情境

     古诗,要欣赏诗的意境才能得到精华,所以,这一环节要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欣赏意境不能搞得抽象,要照顾小学生的特点。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进入意境。  用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进入意境。⑵ 紧扣语言赏析进入意境。   以图配诗,感受情境。⑷ 启发想象,入境悟情。

三、古诗词教学要不求甚解亦无妨

      古诗词中的谴词造句,有很多是为了追求韵律美,形式美不得不为之的。例如通假,倒装等现象,这在现代白话中已基本不同。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知其然即可。还有如古诗词中押韵,平仄等,除有特殊兴趣的学生,需深入探究外,一般学生不求甚解亦无妨。

四、古诗词教学要朦朦胧胧更是美

     在学生“明诗意”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注意让学生用现代白话来翻译诗词的意思。但是,如果直译的话,译句非常生硬,枯燥乏味。所以,这里应该让学生描述大体的意思。怎么说都可以,倒也并不需要像释字环节般的字字落实。如《宿新市徐公店》中:“飞入菜花无处寻”一句里的“无处寻”,究竟是儿童天真无奈地无处可寻呢?还是余兴未尽的欲寻无处?让学生争论或保留自己的观点都比落实了更好。有时,古诗词字义的浅出,还可让学生领会到意境的深入。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把握好自己学生的特点,选择科学的方法,或诵读,或感悟,让古典文学的精华,从学生口中渗融于他们的血液中,芬芳在他们的生命中!让他们的生命因古诗而充满灵秀!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完成古诗词的学习,提高语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