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五年级研究小结2023.06
发布时间:2023-06-2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吴如月


OMO模式”的理解

OMO作为一个新名词,它是2017 年 11 月 22 日,李开复在《经济学人》杂志的 The World in 2018 特辑发表专栏文章,首次提出OMO。就教育行业而言,OMO模式是将线上课程与线下教育相融合,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全场景教学闭环,为孩子提供高品质、个性化的学习体验。20209月,贝尔科教集团联合创始人裘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线教育是替代不了线下教育的。只有做好线上线下灵动结合的OMO模式,才能可持续的发展。

在国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概念由Bonk和Graham2006年首次提出,认为它是“面对面教学和计算机辅助在线学习的混合”。混合式学习在国外研究方面主要包括混合式学习理论基础、应用模式和教学模式理论。

在国内,北京师范大学的何克抗教授最早开始探究混合式教学,他认为,混合式教学就是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的优势相结合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的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将由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混合式教学表现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同步与异步交互的混合、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的混合:从教学系统设计层面来说,混合式教学体现了教学方式的混合、教学策略的混合、教学媒体资源的混合以及教学技术的混合等

2019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OMO模式在教育培训行业快速铺展开来,2020年全国学校因疫情被迫进行的大面积线上教学,OMO教学模式也成为了学校教育的一个聚焦点,齐齐哈尔天齐小学审时度势,适应新常态,走线上线下融合创新之路,用OMO教学模式开启天齐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新时代学校变成物理空间、社会空间、信息空间三元空间融合的世界,人机结合的智能空间成了教学的基础,未来学校“无边界”特性初步显现。为我们下一步研究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和实践支撑。

“英语阅读教学”的梳理

近年来,英语阅读教学作为全面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有效教学途径的优势凸显。Wang et al.从2014 年起组织中国小学英浯教师以分级读物辅助主教材的方式开展英语阅读教学项目。王静静、张光陆(2020) 提出英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需要转变传统阅读教学,构建与之相契合的批判性阅读教学模式。时丽丽(2020)以基于问题的学习为理论基础,结合一节以阅读圈模式开展的初中英浯阅读课,从确定问题、分析问题、形成问题解决策略以及解决实际问题四个阶段,阐述了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徐静芳(2020)分析了整本书阅读导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的实施策酪进行整本书阅读的实践。石晓红(2020)探讨了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经典名著阅读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流程包括分析内容,确定主题;设计活动,探究主题;联系生活,深化主题。

通过研究梳理发现,这种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学习方式逐渐发展并步入成熟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的教学研究,但在小学英语阅读方面的研究经验几乎空白。

“学与教”的把握

第一、基于学与教的概念理解。

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2)教学过程。教师通过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3)评价/反思过程。评价和反思过程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在学与教的过程模式中,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而且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第二、基于OMO模式的小学英语阅读的学与教。

对于我们来说,OMO模式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以我们6年来基于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研究的成果为基础,进行研究领域扩展延伸。要搞清楚OMO模式中哪些可以要素可以作用于英语阅读教学,对学生的学与老师的教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如果有一个作用机制,这个机制是什么等等。

本课题研究的“学与教”中有三个重要的特点。一是差异性。我们要基于学情对学习资源进行分层,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个体差异。二是助导性。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发展需要成人尤其是英语教师的科学指导。在这种混合式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动态指导和反馈,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三是过程性。过程有评估,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需要给予学生及时的学习反馈,通过这些反馈,让教学的活动更加具有针对性,不但让学生学得明明白白,也让教师教的明明白白。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