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一场外国文学名著分享会
——六下第二单元“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设想
【教材内容】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围绕“外国文学名著”这个主题编排了《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三篇外国长篇小说节选。阅读本单元的作品,学生不仅能随主人公一起游历,感受各国的风土人情,更能够随主人公一起成长,体验成长的欢乐和艰辛。
【语文要素】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共有三个。阅读训练要素:“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内容”“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表达训练要素:“学习写作品故事梗概。”要素一与要素三紧密关联,阅读中发现梗概的价值和写法,习作中进行表达迁移,为自己阅读过的书写作品梗概。要素二是呼应小说文体基本特征的阅读与鉴赏活动,目标指向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和评价,小说情节的梳理和欣赏。
作为小说文体单元,纵向勾联最密切的是六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这一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是“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与本单元的“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都是关注小说关键要素“我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而且在顺序上有明显的进阶性。
“学习写作品梗概”,除了要运用学生已经掌握的“把握主要内容”“抓住要点”等方法,相关的学习经验还有五年级上学期的“推荐一本书”,不过“推荐一本书”的习作要求没有对概述书的主要内容做出要求,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加强了思维训练的要求。
教材中,与本单元有直接关联的表达训练要素梳理如下:
册序 | 单元 | 表达训练要素 |
五上 | 第二单元 | 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 |
六下 | 第二单元 | 学习写作品梗概 |
以上表格中不难看出:两个表达训练要素都聚焦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缩写故事,要提取主要信息;写作品梗概,也需要梳理和提取小说内容要点。概括能力的培养,相关的还有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学习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阅读时注意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因此,“学习写作品梗概”,是以往概括方法的进一步熟练运用,是已有概括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为:
1.认记15个生字,能正确书写20个词语。
2.能借助作品梗概,结合情节图,梳理名著故事的主要内容,并产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将课内习得的阅读方法运用于课外阅读中。
3.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对人物作出多元的评价。
4.引用原文说明观点,使观点更有说服力,并能分辨别人的观点是否有道理,理由是否充分。
5.选择自己读过的一本书,运用所学方法写出作品梗概。
6.在名著分享会上分享自己撰写的梗概,能根据反馈进行修改。
【梳理定位,创建任务群】
《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第三学段的学习内容中指出:“阅读表现人与社会的优秀文学作品,走进广阔的文学艺术世界,学习品味作品语言、欣赏艺术形象,复述印象深刻的故事情节,积累多样的情感体验,学习联想与想象,尝试富有创意的表达。”从本单元选文体裁和语文要素的落实来看,我们觉得本单元可以归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其中“快乐读书吧”是引导学生阅读世界名著,因此这个单元同时也归属“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
梳理好本单元选文之间内在逻辑关联,可以采用调序整合法进行任务群框架设计,如下:
主任务 | 子任务 | 材料组合 | 主要活动 | 课时呈现 | 对应要素和目标 |
共赴一场外国文学名著分享会 | 任务一: 读梗概 写梗概 来交流 | 1.《鲁滨逊漂流记》 | 活动一:列标题,知内容 活动三:对比目录,晓来源 | 第一课时 | 1.读外国名著 2.借助梗概,了解名著主要内容 3.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 4.学习写作品梗概 |
2.习作写梗概 | 活动三:学方法,写梗概 活动四:借梗概,来交流 | 第二课时 | |||
任务二: 聊人物 联生活 来分享 | 1.《鲁滨逊漂流记》 | 活动一:画表格,梳理困难 活动二:批注阅读,写感受 活动三:有理有据,作评价 | 第三课时 | ||
2.《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 活动四:画鱼骨图梳理变化 活动五:看目录,猜故事 活动六:结合内容评尼尔斯 | 第四课时 | |||
3.《汤姆索亚历险记》 | 活动七:画人物图谱理故事 活动八:分享精彩,议汤姆 活动九:联系生活,找汤姆 | 第五课时 | |||
任务三: 共读书 用方法 作分享 | 1.节选部分 2.快乐读书吧吧 | 活动一:前后勾连,说异同 活动二:表达感受,定书目 活动三:回顾方法,读经典 | 第六课时 | ||
3.口语交际 | 活动四:运用方法,聊名著 ① 结合导图,说故事 ② 有理有据,评人物 ③ 结合实际,说收获 | 第七课课时 |
将读梗概和习作写梗概的内容整合在一起,学方法,用方法,达到趁热打铁的效果;将节选放在一起,集中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还能达到对比阅读的效果,让学生对这一类西方的历险文学产生更深刻的印象;将口语交际和快乐读书吧整合放在最后,以期达到从读到说能力的转化,顺利完成分享会的任务。
本单元任务群群的总任务是“共赴一场外国文学名著分享会”。我们创设的情境是:“4·23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学校举行了“漫步世界名著的花园”读书交流活动,开启读书分享之旅。那就让让我们在文苑中漫步,与经典交融,共赴一场外国文学名著分享会吧。为了能在分享会中成功分享,得学习一些阅读外国名著的方法,学会分享的方法哦,不过不要慌,完成第二单元的任务后,你肯定会成功的!”
为了能在分享会当中成功分享,学生必须阅读外国名著,具备阅读外国名著的方法和读后分享的方法,而本单元侧重在让学生掌握读梗概,借助梗概,了解名名著主要内容方法和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的方法。紧紧围绕着主任务,结合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就产生了相应的三个子任务(见上表)。而我们课堂开展的每项活动也是围绕着子任务展开,如了解名著内容,我们可以通过“列标题、看目录、画表格、画鱼骨图,画人物图谱”的方法进行;分享文中精彩人物和情节可以通过“结合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有理有据的表达(见上表)。通过活动的实施,达达成每个子任务,通过三个子任务的达成,最终达到主任务要求:运用学到的方法在分享会中成功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