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不负好时光,相约春天里——乡村名师工作室(小学英语)第二十四次活动
发布时间:2024-04-2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吴如月


4月19日,常州市小学英语阅读共同体第十次研讨活动暨常州市范勤霞名师工作室第二次活动如期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与教材相融合的课内外阅读教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刘学惠教授、淮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丁海英老师带领的淮安市的专家团队、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黄小燕老师、各辖市区教研员以及共同体成员校的老师们共同参与了活动。

研究汇报谋发展

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的徐丹老师以《指尖上的绘本阅读——湟里英语木偶戏剧的前世今生》讲述了湟小英语阅读的研究故事。历经十多年,其研究主题越来越明晰、聚焦,研究成果越来越丰富、多元。研究路径清晰,研究过程精彩,分享案例优质,博得了与会老师的阵阵热烈掌声。

随后,与会老师们参观了湟小英语木偶戏剧。孩子们向老师们展示了英语木偶剧的制作形成过程,生动演示了经典童话剧改编的英语木偶戏剧《花木兰》、《疯狂动物城》等。大家对孩子们地道流利的英语和惟妙惟肖的演出赞不绝口。

接下来工作室成员对近期研究项目进行了汇报,常州市觅渡小学的陆玲霞老师进行了工作室编制的《常州市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现状调查问卷》的项目发布。基于新课标要求,工作室科学编制调查问卷,希望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和总结,为工作室下一步的研究提供基本资料,为项目研究进一步的落实提供探索思路。8.jpg

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的胡佳慧老师以《学业质量与阅读素养表现》为题,解读了有关阅读的学业质量标准研制,工作室将聚焦“学业质量”、“阅读素养”、“核心素养”三个关键词,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进行阅读素养标准的研制。期待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真正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实现学科的育人价值。9.jpg                                    专家引领明方向

南京师范大学的刘学惠教授对于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她指出,两节课设计有创新、有深度,实现了主题匹配、语言匹配、方法匹配和内容匹配,为课内外融合教学“读什么”“怎么读”提供了范例。两位授课教师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用朗读激发学生情感、用活动调动学生参与。整节课,学生们沉浸于阅读、品味阅读、享受阅读,培养了阅读习惯,提升了阅读素养。刘教授对工作室后期的研究指明了方向,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把握好整体表现与特定技能的关系,一方面要对标具体的能力点,另一方面又要注重整体表现。10.jpg  淮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丁海英老师用“有融”、“有趣”、“有效”盛赞了常州小英课堂融合教学,肯定了常州的英语阅读教学有高度、有前瞻、有情怀、有规划。她指出,课内外无痕的融合,让学习在课堂真正发生,让学生学得自在、自然、自如。教师眼中、手中、心中有人,通过激励唤醒学生,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自驱力,真正做到“课内得法,课外得力”。与时同时,她对湟小以木偶戏剧的形式呈现英语阅读的方式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她认为这种方式在不断丰富学生阅读体验的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在英语阅读中创作的快乐。11.jpg  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黄小燕老师结合这两节课例进行了高位引领。黄老师肯定了两位老师在“课内外融合教学”实践中的创新之处。接着,黄老师提出教研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老师们要聚焦学业质量标准,深入研究课内外融合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真正促使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发展。12.jpg  最后,黄老师对阅读共同体提出了三点期待:

  一是研究课题与学业质量对接;

  二是研究课型思考如何把单个绘本与整个单元教学进行融合;

  三是研修方式继续实施“大校拉小校”,合作校一起实实在在做研究,真正实现校际带领。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