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第一次教研活动(耿佳玮) 秋风入怀,丹桂飘香,恰逢人间好时节。为了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探讨有效的习作教学方法,10月18日上午,四年级6班的耿佳玮老师,展示了第三单元习作指导《写观察日记》一课。 耿老师通过四个学习任务的安排,引导学生明白了观察日记应该写什么以及怎么写。任务一:明确观察日记如何观察。展示爱种花的老爷爷发在他朋友圈的照片激趣导入,让学生明白之所以发这六张照片是因为这些照片最能体现向日葵的生长过程。接着加入“找不同”游戏,让学生指出两组照片中叶子的变化以及花朵的变化,引导学生明白观察一样事物时,可以紧扣一个部位,从不同角度发现它的变化。 任务二:学习观察日记写作方法。出示爷爷的孙子给朋友圈图片配的文案,指名让学生评价这段文字写得怎么样。学生会发现这段文字没有将向日葵的变化呈现出来。继而出示老师修改过的这段文字,这段文字中用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巧妙地串联起了向日葵每个时期的样子,体现出向日葵的成长过程。继续出示经过一位同学再次修改后的文段,这位同学将向日葵当作了“人”来写,且写出了自己的联想及心情。引导学生明白观察日记中不仅仅是写自己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触摸到的,写出看得见的“变化”,还要写出自己当时联想到的,写出想法,写出自己的心情,把事物当作人来写,流露出喜爱之情,写出隐藏着的“我”。 任务三:观察图片,完成片段训练。出示一组秋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秋天树叶的变化并写一写秋天的叶子,完成自我评价表,指名交流。 任务四:课后延伸,尝试多样观察。拓展思路,丰富观察对象。除了观察动物、植物的生长变化,还可以对天体现象、生活现象以及科学实验进行观察。引导学生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有很多事物值得去观察,去发现它的特点,探秘它的神奇。 在评课环节,四年级语文组老师围绕习作教学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讨。最后,大家总结出习作教学要突出三个“重视”:一要重视单元统整,将习作指导与阅读教学有效融合,促进读写能力同步发展;二要重视习作教学与校本研修相结合,用校本课程为整篇习作搭建支架;三要重视创设完整的习作情境,可以利用学校的资源,引导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积累素材,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