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赋能高效课堂新样态,促进课题组教师互相交流,根据期初教研组工作计划,定于4月24日(周四)上午举行语文课题组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先由李玲老师执教《学弈》一课,课题组全体老师参与活动。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整节课结构清晰,循序渐进,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了文言文的乐趣,并有所收获。
1.教学方法灵活,重难点突出。李老师从孟子的名言引入新课的学习,最后道理的揭示再次回到孟子相关的名言。课堂上给足孩子自主学习的时间,先引导学生回顾小古文学习的方法,再运用这些方法进行新课的学习,深入理解课文,最后明白其中的道理。在突破难点方面,对于文言字词的理解和特殊句式的讲解,李老师巧妙运用注释、举例、对比等方法,帮助学生轻松掌握,使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不再感到畏惧。
2.教学方法得当,注重朗读。文言文的学习,朗读是关键。李老师深谙此道,整堂课以读为主线,贯穿始终。初读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通过自由读、指名读、范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节奏和韵味,通过划分节奏、配乐朗读等方式,让学生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在反复朗读中,学生逐渐领悟了文言文的内涵,达到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
3.注重拓展延伸,深化理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李老师结合单元导语“运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引导一步一步明白“只有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成”的道理,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从而将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此外,李老师还推荐了《孟子》中的其他篇章,鼓励学生课后阅读,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加深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喜爱。
可以改进的地方:在教学过程中,李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导学生思考两人学弈结果不同的原因,通过对“智力因素”的否定之后,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本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将育人目标贯穿于文言文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实现思维品质和道德修养的提升。
此次课题组活动的开展不仅促进了课题组教师的成长,还为老师们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相信老师们会在课题组活动中提升教学水平,在思中悟,在悟中行,在实际行动中让教学理论落地生根,努力打造更高效的优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