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1日,室外寒风萧萧,而湟里中心小学的会议室里,却是暖意融融,“十一五” 国家级少先队课题课题《少先队中队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鉴定会正在这里隆重举行。来自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的张先翱、吴剀、顾岫荫三位专家和武进区资深辅导员、江苏省少年儿童研究会理事、常州市“十一五”少先队课题负责人、武进区少年儿童研究会名誉会长、区名誉总辅导员柴前胜,武进区少儿研究会副会长、武进区教育局基教科副科长包丽娜一行组成的专家组莅临湟小鉴定课题,团区委学少部张小峰部长、江苏省少年儿童研究会少先队文化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区少儿研究会秘书长储宁玲等领导也亲临现场给予关心和指导。
在结题活动开始之前,专家、领导们饶有兴趣地参观了美丽的湟小校园。学校百年校史,文化底蕴深厚,特色呈现;长廊文化一层一特色,一楼一主题,专家和领导们不时驻足停留,还兴致勃勃地观看了课题实践活动专题展板,啧啧赞叹不已。鉴定会上,专家和领导听取了课题研究的情况汇报,并查阅了课题研究资料,最后专家组对该课题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一致肯定:《少先队中队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对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中队辅导员的道德、知识、技能、评价等方面进行专业化建设与研究,为辅导员的专业成长搭设了活动、教学、名师引领和博客交流四个平台,建构了培训、管理、活动、考核和表彰的机制,研究措施得力,效果明显,在专业道德上采用榜样引领,专业知识通过多种培训,专业技能设置达标要求、提供展示舞台,专业评价上科学制定考核细则,校本辅导员晋级制度的设置是创新之举,在举措上重点突出。辅导员个人发展规划的制订等举措也颇具新意,特别是三年多来,持之以恒地开展“辅导员博客平台”活动,撰写博客日志达三千多篇,充分发挥了网络在专业成长中的作用,展现了当代辅导员专业现代化、网络化的道路。运用现代网络化手段推进辅导员专业化。范围广博、速度快捷、便于互相交流、又很时尚,特别为广大年轻辅导员所喜爱和擅长。辅导员专业化网络化,为队伍建设开辟了一条新路径,是本课题研究中的一大亮点,可以在全国推广。
专家们的肯定和鼓励使湟小课题组成员深受鼓舞!三年来,学校30位老中青三代中队辅导员参加了本次课题的实践与研究,在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的领导和全国各地的专家引领下,课题组进行了在上述四个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实践与研究。三年间,学校课题组还承担了2007年6月10——12日的全国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现场会暨高峰论坛,并举行了《我们走在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道路上》展示现场;承担了2008年3月的全区德育现场会辅导员专业化展示;承担了2009年1月团中央少年部王路副部长的调研汇报任务;2009年12月,受邀参加了浙江湖州市第二届校长论坛,并做了辅导员专业化课题校长论坛发言;2010年8月,前往北戴河参加了贯彻第六次少代会精神全国辅导员研修营校长论坛发言;平时我们学校还承担了各级观摩和经验交流会,并创建了全国首家辅导员工作室,建立了辅导员成长博客、课题研究专题网站、辅导员个人电子成长手册等平台课题研究实现了信息动态管理,使得课题研究的力度得到了加大,目标更高更远,意义更深。
三年来,我们在辅导员专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评价等方面进行了重要的探索与实践,主要内容和措施是:(1)在专业道德上做到有效引领:用榜样引领,用情感引领,让辅导员热爱少先队事业;(2)在专业知识上做到有效培训:通过各类培训活动,丰富辅导员专业知识储备;(3)在专业技能上做到有效提升:设立辅导员技能技巧达标要求,提供练兵和展示舞台全体课题组老师且行且思,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本次结题活动就是对学校三年来少先队教育科研工作的一次大检阅,同时又是促进学校发展,促进辅导员专业成长的一次契机,是一次论坛会晤,这对以后进一步深入研究课题、推广课题成果具有深远的意义。
圆满“十一五”,我们喜摘科研硕果;展望“十二五”,我们更加信心百倍!我们深信,有各位专家、领导的正确引领和亲切关怀,湟小的教育科研之路定会越走越宽!我们充分利用研究成果,继续深入研究,使学校少先队教育科研再上新台阶,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增添一个美丽的音符!(区少儿研究会 湟里中心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