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改变这两点?天津大港区第五中学提出了“互动态作文教学”模式并进行了积极尝试,其做法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重要的作文变革思路。具体说有两条基本经验: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重视多元互动的评价。
1.强调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用生活触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减少技术的干预。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这是一条基本的写作理论。而在学校语文学习中,作文却与生活绝缘,这无疑是一大弊端。学生需要打开生活的视听,并学会用作文表达干预生活,参与讨论,表情达意。旧的作文训练系统,即根据教材编排,按照时段组织要点的训练,不能反映生活的变化,因此命题和生活有距离。若长期依赖这样的作文形态,学生会对生活视而不见,带有冷漠的心态。因此,有效的作文训练必须在这条训练线索之外,认真思考接通学生关注生活的视听通道。
日记,是一个较常使用的办法,有助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素材,促进反思。在对日记改造之后,一些教师也多用随笔的形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随笔,相较于日记而言,已经具备了文章的形态,也就更具有了训练的价值。同时,随笔具有自由的表达特征,也有利于学生传达个性的思想和声音。大港五中在随笔作文的训练方面已经进行了十几年的探索,能够在随笔中合理处理教师意志和学生意愿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关注“大小生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谓大生活,是现实生活中即时发生的重大事件,对于这样的全社会多元参与讨论的事件,学生也应该有所了解,并参与讨论,这有助于学生思想的成熟。而小生活,就是学生所在的家庭、班级和学校,每天发生的故事,也应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