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低效的原因之一是方式不当,教师局限于课堂上讲深讲透。因此,常常出现“胡子眉毛一把抓”、“从头到尾逐段教”、“各种项目一齐上”的局面。“面面俱到”的结果常常是“面面不到”。因此,阅读教学切入点的选择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找准了切入点,才能切实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我认为切入点的选择可以从以下方面去考虑:
1、“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
有些课文常常有或揭示文章中心、或点明文章情感、或暗示文章思路的关键词。教学时找准了关键词,就可以紧扣这个词来教活整篇课文。如教学《北京亮起来了》时,就可以围绕“亮”这个词,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北京的亮,进而感受到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
2、提携全文、串联全篇的关键句。
有些课文中,作者往往精心安排了关键句,或在开头,或在结尾,或点明中心,或总括内容。如果教师教学时抓住了这些关键句,就等于提起了衣服的领子,以一句串联全篇。如《北京》这篇课文开头第一句: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一座美丽的城市。这句话就是全文的中心句,全文围绕“一座美丽的城市”展开描写,教学时要紧扣此句,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北京的美丽。
3、具有典型特征的段落。
有些课文的段落呈并列式结构,段落之间无轻重之分,这样样教师教学时可抓住有代表性的段落精心指导,其余段落则略加指点即可。如《小壁虎借尾巴》这课中,小壁虎三次借尾巴的经历,写法相同。教学时,教师只需精心指导一段,大可不必平分秋色地逐段去讲。
4、内容或情感的突破点。
有不少阅读教材没有关键词、句、段,教师也不必逐段串讲,可以从内容或情感方面选择突破点,举一反三,同样能教出新意。如《日月潭》的“秀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