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更多>>
研究小结(钱春霞) 12-01
教学设计(钱春霞) 12-01
学期总结会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中期评估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建构清晰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理论学习
理论学习3
发布日期:2012-03-23   点击次数:    作者:谈莉  来源:

如何寻找学生的认知基础

    只有在找准学生现有知识起点的基础上,才能研究如何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因此首要的前提是如何寻找学生的认知基础。
   (一)、利用课前调查寻找学生的认知基础
    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不一样,接触的人、物都不尽相同,从而他们的知识水平也不尽相同。因此,想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不是件很容易的事。进行课前调查是一种有效的办法。课前调查一般分两种,一种是书面调查法;另一种是谈话调查法。
    书面调查法一般由教师设计一份调查报告单,在课前让全班学生进行填写,由教师进行收集与整理,根据所得到的信息来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再制定教学设计。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前,可以出示这样一份调查表:
   1、除了我们所学过的0、1、2、3……这些整数外,你还知道到哪些不同的数吗?(请举例)
   2、这些数是从哪里知道的?
   3、它们的名字叫什么?一般在什么情况下用?
   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就可以非常清楚地了解到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学习起点。在此基础上进行备课,就不会出现尴尬的场面。
   谈话调查法比书面调查法要粗线条一些,教师可以在课前提一些相关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来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分类”前,就可以进行谈话教学法。
   谈话:1、你们知道有哪些不同的图形? 2、生活中哪些东西的外形是三角形的?3、你对三角形有一些什么了解?
   通过谈话,教师就可了解全班整体的知识起点,以便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
  (二)、在课堂上寻找学生的认知基础。
   在课前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利于教师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符合学生的现实知识水平,有利于课堂的顺利进行。但每节课前做一个调查,对于一个普通老师来讲,显然不切实际。既没有这个时间,也没有那份精力,现实条件也不允许。那如何才能既省时,又在现实允许的情况下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呢?我认为,只有在课堂上进行随时随地的了解,才能真正解决这一问题。
   1、在尝试练习中寻找学生的认知基础
   小学生具有特别强的好胜心,总希望自己比别人强,自己比别人知道得多。因此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些和新知有关的尝试练习。一旦学生发现这些题老师没有教过,为了显示自己的知识丰富,就会倾其所有,从自己的知识储备中千方百计挑出相应的知识进行解题。教师就可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确定学生的知识基础,从而选择相应的教学起点。例如:在“万以内退位减法”这一课时,可以出示:905-346  3008-2369
   让学生进行尝试练习,并选择不同的解题方法进行反馈:905-346=669、905-346=659、905-345=559、905-346=459、3008-2369=1749、3008-2369=749、3008-2369=639,从中寻找出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从而以此进行讲解和突破。
   2、在谈话中寻找学生的认知基础
   让学生展现他们已有知识状况,对于学生来说是激动人心的。当他们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告诉同学与老师的时候,他们是在享受,享受学习给自己带来的骄傲,并且他们会以极大的热诚把自己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尽其所能告诉老师和同学。这既是对自身学习进行再思考的过程,也是给其他同学以激励的过程。因此,对于一些教学内容,可以在上课时设计一些有关新知的问题让学生尽情阐述,而教师的任务则是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起点,抓住本课知识内容的核心问题,以问题的形势要求同学们继续研究,给予解决。
   例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可以提问:你们对圆有哪些认识?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就可知道该把教学起点放在何处,从哪里开始起教学比较适合。又如:教学“圆的周长”这一课时,也可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怎样来求一个圆的周长吗?如果学生回答不上来,说明他们还不曾涉及到这个知识点,要从头开始进行教学;但如果有同学直接说出周长的计算公式:圆周长=圆的直径×圆周率,说明已经有同学涉及到了这方面的知识。但到底有多少呢?就要进一步进行寻找。因此,可以继续询问:针对这个公式,大家有什么想问的吗?肯定有学生提出:为什么可以由它来计算圆的周长?圆周率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那就可以根据这些问题作为起点进行教学。再如:在教学“百分数的认识”之一内容时,也可以提出下列几个问题:你们在哪些地方看到过百分数?你们可以提供一些关于百分数的材料吗?你能说说你提供材料中的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吗?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就可以寻找到学生学习的起点,把握住适宜的教学起点,从而进行教学。
   3、在活动中寻找学生的认知基础
   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和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和多变性。而动手操作又是课堂活动中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学生借助手的活动能够实现和反映其内部的思维活动,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从而更能体现出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因此,有些教学内容,可以利用设计一些数学活动来寻找学生的学习起点。例如:学习“分数的意义”一课时,可以给每一小组提供1个圆、8支小棒、10个三角形等材料,通过分一分这些物体,看能得到哪些分数。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呈现出他原有的知识水平,教师从中寻找到真正的教学起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这样,既避免了重复教学,又能紧扣学生的需求。

要建构清晰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先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在此基础上,老师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清晰有效地教学。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