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开展活动 鼓励学生阅读
——五月份研究小结
五月份我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及时评价,用成果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表现欲强烈的特点,定期在班级开展和课外阅读相关的活动,来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如在“放讲”故事的基础上举行“故事会”——我告诉学生:“你们要想讲好故事,一定要从平时看过的童话、寓言等故事中选择最引人入胜的讲。”这从一定的角度上来说,是促使他们用心去阅读相关的故事。比赛之后,对学生的阅读成果,及时作出合理的评价。记得第一次故事会评奖时,我只评出了优胜奖——4名故事大王。优胜的学生高兴极了,可其他参与的学生有的哭了,有的好几天也打不起精神。看到这种结果,我的心里也很不是滋味,便及时地对每一位参赛的学生给予了语言上的鼓励:“没关系下次一定会成功!”“继续努力,别泄气。”……尽管这样,我觉得孩子们太小,他们的心理还是难以承受这样的结果,心理承受力弱的孩子在课外阅读兴趣上受到了一次不小的打击。因此我除了平时注意观察上次失败的孩子的课外阅读表现,加以鼓励外,下一次故事比赛,我又增设了“进步大奖”、“美妙声音奖”“最具表现力奖”、“最吸引人的故事奖”、 “积极参与奖”、“勇敢奖”等。除此以外,改变讲故事的单一形式,学生们还可以演一演、唱一唱、画一画……让形式丰富多彩,使学生在“有趣”“好玩”的感觉中获得课外阅读的丰富体验;这些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发喜报、小奖品,盖小红花,不仅使获奖的学生感受到付出后的喜悦,也使他们的表现欲得到了满足,激励他们在下次的活动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此时也正是提出新的阅读要求的契机,给他们机会,再说说自己的新打算,同时向学生推荐优秀读物。另外,还定期开展“成语接龙”“与四季有关的四字词”“谁的课外知识多”等比赛。每次比赛的前的一段时间,我便把要求布置给学生,此后每隔2——3天便询问一下孩子们的准备情况,其实也是在督促他们。比赛时,发统一的纸,在规定的时间内让他们写,不会写的字由拼音代替。最后根据实际情况评出结果后把比赛所写的纸公示,(挂在教室里),让孩子们从小便接受“公开、民主”的教育。这样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孩子课外阅读的兴趣,使孩子的课外阅读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读书逐渐成为了自觉行为,“小书虫”们会在书的海洋中畅游,孜孜不倦,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