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内容:
本单元教学用字母表示数,这是在学生认识许多简单数量关系,接触过一些字母式子如计算公式、运算律的基础上安排的。学生掌握这部分内容,有利于以后学习方程、比例以及其他的代数知识,也有利于体验数学表达的简练,发展学生的符号感。教材内容分两段安排:例1~例5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例6教学简单字母式子的加减运算。
单元总目标:
1、初步理解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数,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简单的含义字母的式子的值;会化简如 “ax±bx”的式子。
2、通过经历把实际问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表达的抽象过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与便利,发展符号感。
3、在运用简单符号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1、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字母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和运算律、公式。
2、 通过操作思考,由特殊着手探究一般规律并用字母表示一般规律。
3、 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初步建立符号感。
4、 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意义,正确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5、 如何用字母表示出所探索的规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是学习数学知识的一次质的飞跃。
单元特色:
1.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字母表示数
在简单的数量关系里体会字母表示数
教材P106的例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这里通过常见的、简单的、学生容易理解的实例,让学生依据简单的数量关系,体会每个实例中字母的具体含义,认识可以用字母表示相应的数,并了解字母式子的意义。
在稍复杂的数量关系里体会字母表示数
教材P108例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稍复杂的数量关系。这里主要是根据含有两级运算的两步计算的数量关系的表达,引入用字母表示其中某个量的数,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各例题里字母的含义,加深对字母表示数的认识和理解。
字母式子的加减简单运算
教材P110例题以摆三角形和正方形为素材,让学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通过摆图形的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理解简单的加减计算的结果,并思考实际是应用了什么运算规律,联系运算律理解字母式子的简单加减,进一步认识字母可以表示数。
2.突出数学化过程,发展符号感
关于符号感的表现,课程标准的说明里有这样的内容:
“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
“理解符号所表示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教材在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中,力求体现和反映出对学生符号感的培养。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问题和具体情境理解用字母所表示的数的意义
在操作、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字母表示的数的实际含义
为了让学生理解字母可以表示数,十分注重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P106例一让学生先用小棒操作,逐步引导依次列出算式,明确括号里的数表示根数,在此基础上抽象出字母来表示,列出相应的式子,结合式子让学生思考字母表示哪些数,帮助理解字母表示根数的实际含义;P108例一以同样的方法,让学生结合操作列出算式,逐步发展到引入字母表示增加的三角形个数,使学生通过具体算式的变化完成抽象过程,理解字母表示的数。
联系实际数量关系理解字母表示的数的实际含义
除了操作、感知基础上引入字母表示外,还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数量关系理解字母的实际含义。P106例二根据人数多少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反映数量关系、表示结果,再用字母表示比美术组多的人数,使学生联系前面算式里的数量关系明白这里字母的含义;P108例二根据实际问题的情景,体验其中的数量关系是从总容量中减去3杯的容量,用含有字母的式子直接表示剩下的毫升数。
引导学生用字母式子表示公式和数量关系
教材P106例三让学生根据要求,联系学过的正方形的周长、面积计算方法,自己用字母表示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P107第5题让学生经过计算,体会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自己用字母表示出计算路程的公式。P108“试一试”让学生联系学过的长方形周长计算,用字母表示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以上这些的安排,都是让学生从具体感知或实际问题开始,利用原有认识列出算式,引入字母表示其中的数,抽象成相应的字母式子,完成数学化的过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3.注意字母式子的简单运算
在求字母式子的值中进一步体会字母表示的数
教材P106例二在学生抽象出表示合唱组人数的字母式子后,要求学生按照字母的值求字母式子的值;P108例二同样提出问题让学生按字母的值求出相应字母式子的值,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学会求字母式子的值,另一方面可以在这类计算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字母所表示的数的意义。教学时要让学生理解,当式子里的字母确定一个值以后,式子就有相应的一个得数。
借助具体操作和直观体验,学会字母式子的简单运算
教材P110例题教学字母式子的简单加减运算。教材通过具体的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可以直接感受摆图形一共用的小棒根数,可以把摆a个三角形和摆a个正方形用的小棒根数相加,也可以感受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共用7根小棒,由此体验两部分小棒相加的根数可以用7a表示,即3a+4a=7a;同时还引导学生根据这样的运算进行思考,讨论实际上应用了什么运算律,看出根据乘法分配律只要把其中的3加4就可以求出是7a,学会这类简单的加减运算。
课时安排:
1、教材第106—107页……………………………1课时
2、教材第108—109页………………………………1课时
3、教材第110—111页………………………………1课时
第一课时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和公式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106-107页
教材地位:这节课在学生掌握了常见的数量关系、周长与面积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安排的,让学生初步理解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数,以及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例题分析:第1道例题通过摆三角形,逐步抽象出用字母表示三角形个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摆三角形所用的小棒的根数,使学生初步理解字母可以表示任何自然数。第2例题通过实际问题,逐步抽象出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人数,并计算当字母取一个值时,含有字母的式子所表示的值。通过上面两道例题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初步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所表示的数量关系。第3例题学习用字母表示公式,并介绍了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中,具体的数和字母相乘,1和字母相乘,以及相同字母相乘等的简便写法。
“想想做做”第1题是练习省略乘号的简便写法。第2~4题依次由具体到抽象,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加深对字母表示数、有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的理解。第5题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抽象概括出求路程的公式。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一个数,或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在具体情境中,用字母表示数或简单的数量关系。
突破重难点措施:创设一些有一定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去发现和主动建构,从而获得知识、经验和方法,培养学习能力。
学习目标
1、经历由具体数到用字母表示的抽象过程;自主学习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计算公式;进一步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能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2、经历由具体数到用字母表示的抽象过程并会用字母表示数。
3、用数学符号表示生活中常见数量的意识和兴趣,使学生进一步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
教学过程
一、 激发情趣,进行导课:
同学们,有一首特别有趣的儿歌叫“数青蛙”,你们会说吗?
1只青蛙1张嘴, 2只青蛙2张嘴 ,3只青蛙3张嘴......同学们,一起来段拍手歌,娱乐放松一下,怎么样?一起来吧!再快一点!【乱了时,做暂停手势】有什么感想啊?(生:说不完)
师:很多只,说不完,那你能用一句话表示这首儿歌吗?(小组讨论,汇报交流各自的表示方法,并展示个别学生的表示方法)引导学生比较:你觉得哪种表示方法比较合理?理由是什么?在这句儿
歌中,n分别表示哪些数字?
二、 合作探究,学习新知:(完成学习目标1、2、3)
1、 猜老师的年龄
2、 师:大家知道老师今年多大吗?想知道吗?猜猜看! (板书:同学的岁数 12)然后老师再告诉你们一个信息:“我比你们的大13岁”,现在你能够知道老师今年几岁吗?(板书:老师的岁数 ) 怎样知道的?(板书:12+13)
4、畅想师生的年龄。
5、当同学们1岁的时候,老师多大呢?
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让我们进入时空隧道。同学们可以回忆从前,也可以展望美好的未来,推算当你几岁时,那年王老师是多少岁。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小组内交流一下
⑶用字母表示师生的年龄。
这么多同学都想说,老师真的好想把每个人的想法都写下来,行不行呢?如果真的都写下来,你有什么感觉呢?(太麻烦。写不完。)
那你能不能想个办法,用一个式子概括所有同学的想法,表示出老师任意一年的年龄呢?
⑷讨论含字母式子的合理性及优点
同学们用了不同的式子表示老师的年龄,哪个式子更合理、更简洁呢?
组织学生讨论得出:
同学们的岁数是变化的,我们可以用字母a表示同学们的岁数,而老师比同学们大13岁是不变的,所以可以不用别的字母表示老师的岁数,用a+13就可以了。
追问:a+13表示的是你们几岁时老师的年龄呢?(生:任一年年龄的时候)
(5)讨论字母a的取值
师:这里的a可以表示任何一个数字吗?表示500行不行?
师小结:看来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生活中的数量时,字母所取的数要符合生活实际。(6)如果用字母n表示王老师的年龄,那么同学们的年龄可以怎样表示呢?(板书:n-16)
例题1:(出示挂图)
摆一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
摆2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是:2×3;
摆3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是:()×3;
白4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是:()×3:
……
摆a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是: ( )×( )。
合作:同学们在小组中根据例题的要求进行合作交流,抽象出摆a个三角形一共需要多少根小棒。
提问:字母a可以表示哪些数呢?a×3表示什么?你能举例吗?
(明确:a可以表示任何自然数)
例题2:(出示挂图)学校美术组有24人。
(1) 书法组比美术组多6人,书法组有(24+6)人;
(2) 舞蹈组比美术组多9人,舞蹈组有(24+ )人;
(3) 合唱组比美术组多x人,合唱组有(24+ )人。
探讨:同学们在小组中根据要求进行合作交流,抽象出合唱组有(24+x)人。
提问:如果x=10,你知道合唱组有多少人吗?x=14呢?
在这里x表示什么?(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进行回答)
(明确:x也可以表示人数。)
2、研究“用字母表示公式以及字母乘法的简便写法”
例题3:出示:如果正方形的边长用a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有s表示。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吗?合作探究:学生在小组中交流用字母表示公式的写法,进行回答。
(板书:正方形周长:c=a×4; 正方形面积:s=a×a。)
教师说明:a×4通常可以写成4a或4·a; a×a通常写成a·a或A的平方。也就是说,当字母与数字相乘时,去掉乘号,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也可以用点表示乘号;;当字母与字母相乘时,省略乘号,用点表示,相同字母的话就写一个字母再在字母的右上角写上2,是谁就读做“谁的平方。”;字母与1相乘省略1不写,只写字母本身,如,“1×a”写做“a”。
3、读书时间:
教师:同学们自己读一读96页的内容,有不明白的提出来。(交流时间)
三、拓展练习:(完成学习目标1、2)
1、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
4×b ;x×5 ;a×c ;1×x ;x×x。
(巩固字母乘法的写法)
2、在括号里填写含有字母的式子。
(1) 一件上衣a元,一条裤子比上衣便宜12元。一条裤子( )元。
(2) 一辆公共汽车上原来有35人,到新站下去x人,有上来y人。现在车上有( )人。
(3)小刚每天看课外书15页,a天共看了( )页。
(4) 小宁家去年工用水x吨,平均每月用水( )吨。
(巩固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
3、小华家——800米————小军家——x米——————学校——y米———小丽家
(1)小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 )米。
(2)小军家到小丽家似的路程是( )米。
(3)小华家到小丽家的路程是( )米。
(指名学生分析图意,进行解答填写。)
4、根据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填写下表。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以及字母乘法的简便算法,你能谈一谈你的收获吗?(指名学生谈收获)
五、作业设计
“想想做做”第5题
校内作业(基础性作业)
回家作业(补充习题第78页)
(六、)资源提供
四年级配套光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