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又是一个繁忙月,也是一个丰收月。课题方面,本月中,我重点学习了《浅谈小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和《浅谈阅读条件的创设》,并做了相应的读书笔记。我还上了一堂课题研究课——寓言《矛与盾》、《郑人置履》。现将本月研究小结如下:
通过学习《浅谈小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我明白了兴趣只是一种推动力,要确实提高阅读能力,还要有正确的方法引导,否则如果读不出趣味,久则生厌。课内外结合法让我学会在学生学完课文时,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阅读同类文章、同一主题,或表达方式相似,同一作者的也可。写读书笔记会使学生体验有劳动就有收获的愉快,进而保持读书的兴趣,形成读书好习惯。。通过学习《浅谈阅读条件的创设》,我知道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加之读书馆借的,同学之间互相借的书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需要,因此要取得家长的配合,请家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可利用家访和家长会的时机,告诉家长培养孩子对书的酷爱的重要性,再进行方法指导。我们可以通过营造读书氛围,选购书籍指导,检查辅导交流等方式来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
本月,我还上了一节课题研究课——寓言《矛与盾》、《郑人置履》。这两则语言的教学,我重点引领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学习寓言。这过程中进行适时适当的引领和点拨,让学生读准、读通。目的是让学生既“学会”又“会学”。课堂上先放手让学生的自学,再让学生提出自己弄不明白的地方,我才进一步进行指点。具体体现在“读准、读懂、悟理”三个教学环节中,我都要问问学生:“你认为哪些句子不容易读好?读时注意些什么?”、“你觉得哪句话不好理解?”、“从这则寓言想开去,你认为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等。在自主学习前提下,开展合作学习,实现资源共享,生生相互促进、提高。
在“说说那个卖矛又卖盾的人可笑在哪里。”这个环节,怎么引导学生解决这个问题,本堂课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小组成员交流时,能大胆表述个人意见,发表不同的看法;在学生举例时,有学生认为那个卖矛与盾的人应该说:“我的盾很坚固,什么东西都穿不透;我的矛很锋利,除了不能穿破我的盾,其他都能穿破。”还有学生说:“那人不应该同时卖矛和盾。”学生没有意识到问题实质,而只是从逻辑上加以理解和分析。我及时抓住这两位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理解寓意。只有在当时及时抓住问题实质引导学生理解,整节课才会更完整。
王 东
201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