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英语文化环境对英语教学产生积极作用的理论依据
学习语言的关键在于创造环境。以色列大学英语教授B·斯波尔斯基(Bernard Spolsky)在《第二语言学习的条件》(Conditions for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牛津应用语言学丛书)一书中详尽地阐述了学习第二语言的七十四种条件,并总结概括成了第二语言学习条件的基本公式:Kf=KP+A+M+O,其中的M代表影响个体第二语言学习的因素,如个性、态度、动机、焦虑等;O代表学习第二语言的机会,包括接触条件、练习机会条件、开放环境条件等。从公式中可以看出M和O的值完全可以在后天的条件下发生变化。建构主义也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外部环境下(包括教学环境、家庭环境直至整个社会环境)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强调了学习环境的创建对学习者知识建构的积极作用。国内大学英语教学界的学者和专家对此也进行了广泛研究。在中国知网上的中国高等教育期刊文献总库条目中查阅1979—2010年间以校园英语为主题的期刊总数为555条,其中最早涉及这一话题的是胡文仲教授于1982年4月发表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上的一篇名为《文化差异与外语教学》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