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出它们的普及率
教学前的思考:
本课教学内容: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13页的内容。实践活动《算出它们的普及率》,是以家庭电话、电脑的拥有情况为内容的一次调查活动。应用百分率的知识分别统计电话普及率和电脑普及率,进一步感受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从家庭电话、电脑的普及率,反映我国人民生活质量在迅速提高。所以,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教材分两段编写:第一段是阅读两张统计表,在阅读时可以简单介绍抽样调查。如电话的普及率,在全国各地的城市、农村随机抽取一部分家庭,调查有多少户安装了固定电话、购买了移动电话,分别计算安装固定电话的户数和购买移动电话的户数占接受调查总户数的百分之几,可以得到全国电话的普及率。第二段组织学生统计班内同学家庭中电话和电脑的普及率,按“小组里调查—全班数据整理—计算普及率”的步骤开展统计活动。鼓励学生设计调查表,特别指出收集和整理的是已装电话和已购电脑的家庭数。 本课教学重点:理解活动要求;设计制作表格;调查汇总数据。
教学过程:
一、学习目标
1.在阅读统计资料和进行统计活动的过程中理解普及率的含义,掌握普及率的计算方法。
2.有序地开展调查活动,用合适的方法整理数据,进而获得统计结果,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3.在实践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了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成就,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出示神州九号天地对话的情境的图片。
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电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学习工具,那我们班同学目前家庭拥有电脑的情况是怎样的呢?老师课前收集了一些数据,我们一起来看。
(二)、认识普及率(完成学习目标1、2、3)
1. 初步认识普及率的含义。
出示班级学生家庭拥有电脑情况统计表,学生计算拥有电脑的家庭数占全班同学家庭总数的百分之几。
提问:谁来说一说2005年我们班家庭电脑普及率是多少?怎么算出来的?2008年呢?100%也就是说——。
看了这些数据,你想到了什么?
2. 领悟普及率的计算方法
师:刚才我们通过计算,知道了我们班同学家庭电脑的普及率,想不想知道我们学校近几年来信息化设备的普及情况呢?我们一起来看。
2004年教师办公电脑普及率是多少?这里的14.2%表示什么意思?你知道老师是怎样算出这个普及率的吗?(2004年教师办公室拥有电脑的人数是8人,而教师总人数是56人,李老师用8÷56,得到0.142,也就是14.2%)你还知道哪几年的教师办公电脑普及率情况?35.7%是什么意思?
那2005年教师办公电脑普及率是多少,知道吗?能不能算出来?需要老师提供哪些数据?教师出示相关数据,学生计算。(12÷56,出示21.4)
2008年呢?如果老师告诉你,2008年9月,我们学校教师办公实现了一人一机,你知道普及率就是多少吗?(出示100%)
班级多媒体设备普及率一栏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班级多媒体设备普及率是什么意思?2006年和2007年的班级多媒体设备普及率统计表中没有,能根据老师提供给你的信息来算出它们的普及率吗?(班级数:21 拥有设备数:9普及率:42.8%;班级数:22 拥有设备数:17普及率:77.3%)
(3)从这张统计表中,你发现了什么呢?
3.师:老师这里还有一张1998~2002年全国城市每百户家庭拥有电脑情况统计表,我们来看一下。
(2)你能算出1998~2002年中每年全国城市家庭电脑的普及率分别是多少吗?你打算怎样算?(用3.8除以100得到的3.8%)
师:因为每百户家庭拥有电脑的户数选取的是全国有代表性的数据,所以,这里的3.8%既可以认为是1998年这100户家庭中电脑的普及率,也可以认为是这一年全国城市家庭电脑的普及率。
学生依次口算出每一年份的电脑普及率,表格中呈现。
(3)看了这些数据,你想到了什么?
(4)我国的城市家庭拥有电脑普及率呈现什么趋势?(逐年提高)
(5)你能估计一下目前我国家庭拥有电脑普及率大约是多少吗?
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家庭电脑的普及率达到28.1%,而香港家庭电脑普及率达到74.2%。
(三)、学生开展调查统计活动(完成学习目标1、2、3)
1.师:根据老师平时的观察,我们班很多同学家里已经买了汽车,对不对?想不想了解一下我们班同学家庭拥有汽车的普及率?我们也分年份来进行调查统计,行吗?分哪几个年份呢?
你们打算怎样收集所需数据呢?
2.设计表格明确思路
在充分讨论,对比比较的基础上,形成班级统计表。
3.填写表格展开统计
学生在小组里收集数据,并将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填写到班级统计表中。
分小组算出每一年份家庭拥有汽车的户数和普及率。
说说普及率是怎么算出来的。哪一年的汽车普及率最高?
4.分析数据促进思考
出示小组讨论题,学生分组讨论。
(1)你们调查统计的结果能反映本地区汽车的普及状况吗?为什么?
(2)你们能根据我们班家庭汽车普及率推算出苏州市的家庭汽车普及率吗?
(3)通过这次调查活动,你有哪些体会?
集体汇报。
(四)、自由讨论拓展课堂(完成学习目标1、2、3)
1.我们还能进行哪些有意义的调查统计活动?最好能简要的说说你为什么想算这个普及率?(教师对学生拟定的调查内容进行适当筛选,使研究内容更有价值。)
2.出示一组普及率数据。
3.布置课后实践作业
选择一个项目,小组合作去调查和统计,并得出一些结论或总结体会。
(五)、资源提供,配套光盘
教学反思:实践活动使学生从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重复性向创新性过渡,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生动有趣的实践感受使学生觉得数学并不枯燥。让儿童在自己的世界里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探究数学,在探究中体验数学、享受数学。当数学与儿童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