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指导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
最近有人提出“未来文盲不是没有文化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这句话正符合科技、信息迅速发展的今天。课外阅读指导得当,即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开阔视野,增知启智又能够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那么如何有效地指导低年级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呢?根据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推荐课外阅读内容。
介绍好书给学生看,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愿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认识水平。要选好读物,首先应该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来确定。如一年级 图文并茂,并从句子过渡到短文。其次,要有教育性。选取的读物应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影响。第三,要注意广泛性。一是体裁要广泛,小说,诗歌,散文,童话,寓言和故事都需要;二是内容要丰富多彩。童话故事、历史故事,科学常识等都应齐全。第四,要注意趣味性,读物应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能够使儿童入神入迷的。如低年级,一般以儿歌,寓言,童话为主。
为了给学生选好读物,能更具体地指导阅读,教师要博览群书,特别是要广泛地认真阅读儿童读物。例如教低年级,第一学期的时候,尽管学生还不识字,我们就为学生准备了100本以图为主的新书,安排了每周一次的课外阅读指导课,教他们怎么看图画,讲图意,辨认常见事物的名称。还常把图书上的故事讲给他们听,并告诉他们,书上还有好多有趣的故事,以引起他们读书的欲望。教完拼音后,我们又选购了一批配有拼音的图书,要求学生边看边读拼音和汉字。这样做,既巩固了拼音,又学会了一些汉字,还增加许多有趣的知识,一举两得,学生读得更起劲了。
二、教给课外阅读方法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抓住课文,实行精讲多读,教会学生独立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自觉性。随着阅读教材的进度,我们坚持“一篇带多篇,课内得法,课外受益,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把课外阅读内容作为课内知识的扩充。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独立阅读的方法,在课外阅读中,丰富了语文材料,扩大了知识面。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及知识水平,我们着重教会了以下方法:
1、按顺序看懂文章。每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要弄明白事情怎样从头说到尾,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
2、分步阅读,边读边想边记。遇到一篇文章先通读全文,掌握主要内容,然后分步阅读,边看边想原文说了什么人和事,懂得了什么道理,最后填写阅读卡片或写出简短的笔记。
3、图文并重。在课堂教学中,从题目入手,让学生审清题目,根据题目说出在学习本课前想知道什么。低年级课外读物大都是图文结合,可坚持引导学生从看图到读文。如指导他们看封面和书名,讲讲书中可能写些什么事。图画能帮助儿童理解文字意思。因此,要求学生当众用普通话讲出主要内容。这样把听、说、写紧密结合起来,融合为一体。
总之,低年级课外阅读,应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和鼓励,注意方法的指导,并重视阅读效果,给予正面的引导,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能够健康、和谐、全面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