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更多>>
十二月研究小结 12-22
触摸童话阅读脉动,体… 12-21
《小猪唏哩呼噜》课外… 12-18
11月份研究小结 12-17
10月份小结 12-17
学期研究小结 12-17
十一月研究小结 12-17
十月研究小结 12-17
  最新文章
1月理论学习 李春香… 01-15
九月份理论学习吴兰芳… 10-06
十二月研究小结 12-22
触摸童话阅读脉动,体… 12-21
《小猪唏哩呼噜》课外… 12-18
踏实认真 扎实有效 12-17
研究课教案4 12-17
研究课教案2 12-17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提高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水平的研究>>研究成果>>论文案例
课题研究论文
发布日期:2013-01-16   点击次数:    作者:袁琴  来源:

 

点燃学生课外阅读的火花
阅读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对于刚入小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让孩子养成爱读书的良好习惯,对于其终生的学习与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年级是孩子进入学习生活的开始,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特殊敏感期。在学前,由于孩子家庭教育背景不同,父母的教育素养不同,同一个班级的孩子,他们为学习所作的学力准备也各不相同。所以在一年级,教师第一要做的就是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一旦错过,很难弥补。
如何培养一年级孩子的阅读兴趣与习惯呢?我尝试着让书本成为孩子的好朋友,让阅读成为孩子喜欢的游戏,让孩子们在书香中留连,在文字中徘徊,在阅读中成长。
一、所选内容力求有趣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选择一些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的读物,如童话、寓言、故事、儿歌、童谣、古诗等。我在众多的儿童读物中精选了薛瑞萍主编的《日有所诵》,这套读本根据各个年龄段孩子的阅读能力有序地安排了诵读的内容。一年级以音韵和谐、朗朗上口的童谣为主,内容充满童真童趣,想象力丰富,以儿童的眼光看世界,以单元的形式编排内容,每单元5篇,每学期十六单元。我把这套书推荐给学生,每天布置诵读一篇,一年下来,160首童诗童谣就不费力地背完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一书是安徽省教科所编订的一套国学读本,一年级的内容包括《三字经》、《弟子规》、《笠翁对韵》及部分诗词,我把这本书作为每天晨读的内容。另外,我还鼓励学生课后读整本的书。孙幼军的童话《小猪唏哩呼噜》写的是一个善良单纯、甚至有点傻乎乎的小猪,但每次它都能逢凶化吉,歪打正着,情节有趣,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木偶奇遇记》的主人公匹诺曹调皮、撒谎,管不住自己,经常闯祸,让父母头痛不已,在经历种种惊险的奇遇后,最终变得乖巧、听话,孝敬父母,成为一个真正的孩子。从皮诺曹身上,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绘本《卡诺小镇的新居民》、《爷爷一定有办法》、《猜猜我有多爱你》、《圆圆的月亮》等图文并茂,也成了师生共享的阅读大餐。
二、阅读方法力求有趣
如果只是机械地记诵,孩子们会很快失去耐心。有趣、多样的方法会让他们对诵读内容始终充满好奇心与探究欲,将诵读当成一种好玩的游戏,从而乐此不疲。
1、拍手读。在与学生一起诵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时,我常用的方法是拍手打节奏读,如背《三字经》、《弟子规》时,带学生边拍手打节奏边读,节奏速度始慢渐快。或采用接龙背、开大车背等方式。这些内容相对枯燥,背得快忘得也快。所以我也经常带学生用“你拍一、我拍一”的节奏与同桌击掌复习读。学生活动起来,减少了倦怠感。另外《导读》里的内容我尽可能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指导学生理解着记忆,读之于书本,用之于生活,学生也不容易忘记。像“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这样的句子适合编成小品让孩子们演一演。有些小朋友做错了事,不敢承认,我就问:“咱们把《弟子规》里的哪句话送给他呀?”孩子们心领神会:“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有大个子同学欺负小同学,我也常用“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来劝告。
2、表演读。《日有所诵》里的童谣朗朗上口,主人公以小动物、植物或各种自然现象为主,轻快明朗,所以我们常用的方法是表演读。如《虎大王照相》中“大老虎,去照相/背着相机走四方,要给山猫照,山猫上树了/要给小兔照/小兔钻洞了/要给野鸭照,野鸭跳河了;/要给黄雀照,/黄雀上天了。/山里山外到处跑,/请问为啥没人照?”孩子们时而作照相状,时而作“上树”状,作“钻洞”状,作“跳河”、“上天”状,作“到处跑”、“皱眉不解”状。一时间,教室成了动物园,孩子们可爱的表演读,让人忍俊不禁,其乐也融融!
3、创作读。有些诗歌则适合学生仿说一段。如《两个名字》:“青蛙告诉竹子,它有两个名字:小时候叫蝌蚪,上学了叫青蛙。竹子告诉青蛙,他也有两个名字:小时候叫笋儿,上学了叫竹子。”孩子们在读后,也会即兴创作:“蝴蝶告诉我,它有两个名字,小时候叫毛毛虫,上学了叫蝴蝶。我告诉蝴蝶,我也有两个名字:小时候叫宝宝,上学了叫***。”同样的充满童趣。我让孩子们把自己的创作接在原诗后面,再读一读,孩子们很有成就感。诗的种子也许就这样在一个个心田里悄悄萌芽了。
4猜读。绘本的阅读多是图文对照,以图猜文,利用文本发挥想象,给故事“增肥”。如读《卡诺小镇的新居民》时,我指导学生看图想象小妖怪屋里的东西都有哪些魔法?给学生读《木偶奇遇记》、《小猪唏哩呼噜》时,我则常常在读中停下来,让学生猜一猜下面会发生些什么?鼓励学生回家后把故事讲给家长听。
这些内容我大多利用每天下午课前十到二十分钟时间读给孩子们听,虽然每天时间有限,但坚持下来,就是一笔不小的阅读财富。目的不在故事本身,旨在抛砖引玉,引导孩子打开阅读的大门,爱上阅读,从而自己有兴趣读更多的书。
三、评价方式力求有趣
无论成人还是孩子,当他用心做一件事时,总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及表扬,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恰当有趣的评价会让孩子获得巨大的成就感,以便维持阅读兴趣的长久,直至形成习惯,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每周我花一节课时间,在组长带领下开展阅读和交流,并定时展开评比。如:每读完一本书,便加一颗五角星;每背完五首古诗也加一颗五角星……这种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比赛,不仅引发了学生个人间的良性竞争,还利于学生互相鼓励,维持对课外阅读的长久兴趣。
在学生背完《三字经》和《弟子规》后,我都各举行一次经典诵读比赛,对能背下来的孩子授予“诵读小能手”称号,并颁发奖状。《日有所诵》的内容则每学期举行一次“诗歌朗诵会”,让孩子们挑选自己喜欢的篇目朗诵,并请家长做观众。
我常对孩子们说,我们就是一只只勤劳的小蜜蜂,读书就如同采蜜,只有“采得百花”,才能“酿成蜜”,我让孩子们每学期准备一张大纸,每读完一本书,就在纸上画一朵你喜欢的花,在花上写下书的名字。在最喜欢的书名旁画一只小蝴蝶。一个学期下来,读书多的小朋友就拥有了一张由书名组成的百花图。学期结束时,我把每个小朋友的百花图贴在墙上,这些书名也成了其它小朋友阅读的参考和借鉴,起到好书推荐的作用。
四、亲子共读乐趣多
一年级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光有老师在学校的努力还不够,阅读兴趣的培养更需要家长的配合。我多次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说明阅读的重要,建议家长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舍得给孩子买书,勤于为孩子借书,乐于陪孩子读书。每天睡前二十分钟,是亲子共读的时间,鼓励家长大声读给孩子听。
现在,我班大部分孩子都爱上了阅读。看,课间那三五成群、说得眉飞色舞的肯定又是什么新读的好书;放学后,那三两个小脑袋凑在一起,专注地盯着的也肯定是新借的好书。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长,我会继续想方设法引导我班学生在布满鲜花的阅读大道上,感受语言的芬芳,享受阅读的快乐,经营属于孩子们的书香班级,书香童年。
总之,从一年级开始培养起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们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能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阅读,在阅读申积累词语。感受阅读的乐趣,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无限魅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