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概况
课题组织(2013年9月调… 01-11
课题组织(13年3月调整… 03-03
课题网站架构 03-06
课 题 组 织 03-06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 03-05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 03-05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 03-05
  最新文章
评价表(张志清) 12-16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案… 12-16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12-16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稿… 12-16
《莫高窟》教学设计(张… 12-16
《第3课 版面设计》教… 12-16
表情丰富的脸 (教学设… 12-1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充分发挥学科教学过程性价值的策略研究>>文本成果>>例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性价值的发挥(张春方)
例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性价值的发挥(张春方)
发布时间:2013-01-18   点击:   来源:   作者:张春方

 

例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性价值的发挥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张春方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特定的时空,更是小学生在学习生涯中几乎每天都要经历的一段生命历程。小学生在这一段特定的生命历程中,不仅会不同程度地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而且还会因为各自所经历的课堂教学过程的不同,在自己的身上或深或浅地留下所经历的课堂教学过程的痕迹。
由此,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我们就必须尽可能提供有意义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并注意充分发挥这种过程的价值,以便一方面顺利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获得预期的结果,另一方面能够带给学生积极的体验和情趣,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培育情感、陶冶情操、习得方法、发展能力、拓宽视野、丰富内涵。那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有效地发挥过程性价值的作用呢?笔者谨结合刚刚执教的《大自然的文字》的教学,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应充分发挥文本思想内容的涵育作用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不管是记叙文、散文,还是说明文、诗歌,都有鲜明的中心,都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譬如像《大自然的文字》这篇课文,前苏联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伊林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想通过这篇课文告诉读者,大自然中的许多事物或现象,其实能预示很多的信息,我们人类如果能预早从这些事物或现象中了解这些信息,就能很好地预防许多不必要灾难的发生,从而使人类生活得更安定美好。同时,要能有效地预知大自然中的这些现象,就必须善于观察、勤于学习、虚心请教。文本所蕴含的这些思想内容,不会无缘无故地对学生产生作用与影响,而只有在学生充分经历认真读课文这一过程,并正确地领悟之后,才会真正产生影响。
对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文本思想内容的作用,我不仅自己做到了正确地理解把握,并能用恰当的语言准确地进行表述,而且还围绕这些思想内容合理地设计了相关的学习活动:先认真设计预习任务,布置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然后一上课便组织进行预习成果交流。为了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能经历充分的自读自悟过程,我还专门下发了预习单,让学生对照预习。这样,由于让学生充分经历了学习过程,就有效促使学生在逐步领悟课文思想内容的过程中,润物细无声般地受到了文本思想内容的涵育和熏陶。
二、应切实注重以学为本的课堂教学设计
就《大自然的文字》这一篇课文而言,文字内容相对比较浅显,学生通过自学一般都能读懂,难点主要集中在语言表达方面,虽然特色鲜明,却不易把握。为此,我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就充分依据了这一实际,一方面把学生能读懂的字词学习、课文朗读、内容把握和中心理解都充分放手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另一方面则把相对较难的感悟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内在结构和表达特色作为指导的重点,着力加以引导。而且,即便是着力加以引导的内容,也非常注重让学生通过自读课文、抓住相关词句进行揣摩思考之后再进行点拨和提升。如对于课文第六自然段表达特色的感悟,我没有结合课文直接讲述,而是在让学生围绕“为了要把自己想介绍的内容说得具体、生动、形象,作者是采用怎样的方式进行介绍的呢?”这一问题认真研读第六自然段之后,再相机地组织交流讨论,最后再在交流的过程中才顺势引导学生体会到作者实际是采用了创设情景、叙述故事和比喻、拟人、设问等方式把相关内容介绍得具体生动形象的。
上述的教学设计,由于充分依据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并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仅能自主地读、自主地思,更能自主地议,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所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他们都非常主动、积极、投入、兴味盎然,不仅语文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而且学习兴趣、学习方法、思维能力、积极发言、情感态度、善于思考、勇于质疑等都在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的培育和提升。
三、应注重民主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的创设
要充分发挥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性价值,还必须注重创设民主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而这种民主宽松,不仅体现在老师的态度上,更体现在老师的语言上。如在《大自然的文字》这一课的教学中,我自始至终脸带微笑,亲切和蔼,与学生进行友好和富有情趣的交流,也因此,学生在课堂上始终笑意盈盈、兴致勃勃、轻松自如。记得在交流第一自然段段意概括的时候,当经过一番讨论,终于得出正确结论的时候,好几个学生都不由自主地发出“哦,原来要这样概括”的轻声自语,并有好多学生流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于所提的相对难度大一点的学习要求,我讲完后都要亲切地问一声:“要求听清了吗?”并都很真诚地用上一个“请”字。当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有时由于思考不到位或由于紧张,回答问题有误或不流畅的时候,我都会用“你可能有些激动,再想想”或“老师觉得应该这样回答可能更好一些”等对学生进行安慰或鼓励。
也正是由于像上述这样充分注重了民主宽松课堂氛围的创设,所以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一点都不拘束,读读说说议议,兴味盎然,心情愉悦,充分享受课堂学习所带来的快乐。通过参与体验这一过程,学生们读懂了课文,习得了知识,更主要的是体会了学习、思考、交流的乐趣,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过程熏陶中激发了智慧,陶冶了情操,健全了人格,获得了成长。
四、应注重对学生课堂倾听交流状态的指导
就语文课堂教学这一特定的环境而言,它的每一个要素及组合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些要素中,有时学生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是最大的。为此,要发挥过程性价值的作用,注重对学生课堂倾听和交流状态的指导就非常必要。
在《大自然的文字》一课的教学中,就有这样几个细节。1、我在组织学生就七个自然段的段意概括进行交流的过程中,第二个学生在交流第二段段意时,与众不同地用上了一个“我认为”,我当即表扬:“加上我认为就表明这是我个人的独特见解,回答问题就应该这样自信”,由于这一评价,接下来大部分学生回答问题时都开始使用上了“我认为”或“我觉得”。2、在学生就“快速地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中具体提到了哪些大自然的文字”这一问题的回答中,第一个学生一站起来,竟回答:“北极星可以为我们指示方向。”很明显,有些答非所问,于是我马上友情提醒:“请注意听清我提的问题是课文中具体提到了哪些大自然的文字”,然后这一个学生马上纠正,回答正确了。3、在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怎么把森林中的花岗石介绍得具体、生动、形象的”这一问题时,有一个学生回答“作者是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把森林中花岗石的历史悠久写得生动形象的”,很显然,学生的这个回答虽然正确,却未说得透彻、具体,于是,我立即追问:“你能说得具体明白一点吗?”然后学生经过短暂思考,讲了一段话把为什么一用这个比喻就把历史悠久写得生动形象的原因说清楚了。经过这么一个指导过程,后面学生的回答,就基本都能不仅说答案,而且还详尽解释原因。
上述三个细节表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老师注重了对学生课堂倾听交流状态这一过程性价值的点拨和指导,学生就将在这一过程中受到启迪而随时将自己的言行调整正确的位置。而实际上,在整个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像这样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得到启发,从而触发精彩回答,激发智慧的过程性价值点是很多的,以上罗列的只是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到并且进行了相应指导的三个点而已。
总而言之,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除了要注重发挥语文学科本身的价值,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之外,还要非常关注像上述所讲的文本、设计、氛围及学生对学生等这些过程性价值对学生的涵育作用,而且很多时候,这种过程性价值对学生的涵育常常会对学生的品性、习惯、智慧和创新思维的培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此,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就应该切实做个有心人,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及时地发现并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好这些过程性价值,以使自己所进行的语文课堂教学能产生最大的效益。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