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平面图形,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但空间观念比较薄弱,动手操作能力较低,学生学习水平差距较大,小组合作意识不强,在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方面会存在一些困难。所以,闻老师在上课初始,先让学生摸摸熟悉的数学书的封面、文具盒盖面、桌面、通过摸一摸自己手掌面,比一比手掌面得大小,……感受“物体的面”随处可见,初步建立面的表象,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面积这一概念。无论是“感知面积的概念”的环节,还是“比较两个物体的面积的大小”的环节,闻老师都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口表达、动耳倾听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首先让学生摸一摸、比一比手掌、数学书、粉笔盒的面,感知物体的面,体验物体表面是有大有小的,这个大小就叫物体的面积;接着,通过小组合作“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数一数”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比较面积大小的过程。在教学“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这一环节时,闻老师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不断地创设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思考,可谓层次递进。同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索,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挑战性和趣味性,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不仅进一步深化了对面积概念的理解,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