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材简析: 教科书第 以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容量的概念。 (1) 学生都知道茶杯里能盛水,茶杯有大有小,能盛的水就有多有少。例题的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里的两个茶杯,说说哪个茶杯能盛的水多些。并告诉他们,图中比较高的那个茶杯能盛的水多,这个茶杯的容量比较大。这里是教材第一次出现“容量”这个词,注意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便于学生初步感受“容量”的含义。教学的时候要注意两点: 一是情境中的两个茶杯都是空的,里面没有盛水,“哪一个茶杯能盛比较多的水”是直觉下的想像与判断。学生通过这样的想像,容易体会到“杯子容量”的本质含义。二是要给学生较多时间去领悟“茄子”卡通说的那句话,抓住“盛的水多”和“容量比较大”,有意义地接受“容量”的含义。 (2) 例题的第二个问题既有趣,又具有挑战性。设计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容量的含义,解决并回答这个问题可以按四步进行: 第一步让学生说说“冷水壶的容量”是什么意思,引导他们把“容量”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回归到“能盛的水”的现实层面上,通过把概念具体化再次体会容量的含义。第二步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冷水壶的容量大一些。为了便于学生区分和表述,情境图里的一个冷水壶是红把手,壶体上刻了花;另一个冷水壶是黑把手,壶体上没有花。第三步通过倒水验证猜想。先在一个壶里盛满水,再把这壶水往另一个壶里倒。或是红把手水壶里的水倒满黑把手水壶后还剩下一些,或是黑把手水壶里的水全部倒入红把手水壶里后尚未盛满。倒水验证猜想这种方法要让学生自己想出来,并让他们动手倒一倒。第四步确认问题的答案,因为红把手水壶里能盛的水多,所以它的容量大一些。 “想想做做”第1、2题,在一个杯子里盛满水,往别的杯子里倒,继续体会容器的容量大、容量小、容量相等的含义。 (3) 例题的第三个问题让学生体验需要统一的单位来计量容器的容量。教学时可以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让学生说说“水壶的容量是多少”这句话的具体意思,再次在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的过程中体会容量的含义。第二步观察教材里的插图,把一壶水往杯子里倒,如果倒入较小的杯子,刚好5杯;如果倒入较大的杯子,刚好4杯。第三步让学生说说这个水壶的容量是多少,体会只有使用确定的杯子才能准确地表达水壶的容量,也就是需要统一的容量单位。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这道例题的教学重点是容量的概念,学生建立概念的线索是“感性材料→数学含义→概念的具体化”。教材设计的一系列活动都承载在这条认知线索上,都是为建立概念服务的。 教学重点,感受并认识容量,会比较容量的大小,认识 教学难点。理解容量的含义。 三、学习目标: 2、学生能联系实际认识容量单位升; 3、学生初步形成 4、学生在认识容量及其计量单位“升”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观察、比较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5、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二、认识“容量”。 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玻璃杯。 (完成学习目标1):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比较中初步认识容量。 教师演示,得出结论,甲杯子倒的水多。 小结:像这样,盛水多的那个杯子,我们就说它的容量比较大,盛水少一些的那个杯子,我们就说它的容量比较小。(板书:容量)可以盛水或其他液体的物品我们称作容器。(指出:刚才这两个水杯,我们就把它称作容器。) 学生在认识容量及其计量单位“升”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观察、比较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 师:有什么方法来验证一下呢?(根据生提议的方法教师实验:一水壶装满水倒入另一水壶中,如果水溢出来,说明第一个水壶的容量大;如果水没有倒满,说明第二个水壶容量大。) ( (完成学习目标3):引导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逐步理解容量的含义。 师取一水壶,问道:那这个水壶的容量是多少呢?(学生不会说) 师(出示较大的杯子):不能确定,试一试,把水壶中的水倒入杯中,看看可以盛多少杯。 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师:现在,我们可以说,这个水壶的容量大约是这种杯子的 师(出示较小的杯子):假如倒在这样的杯子中,你估计能倒几杯呢? 师:现在,你们发现什么? 师:你能说说这个水壶的容量是多少吗?(不能) 小结:同样的一壶水,因为杯子的大小不一样,所以倒出的杯数也不一样,得到的答案也就会不同。 三、联系生活,认识容量单位升 (完成学习目标4):学生能联系实际认识容量单位升。 ( 小组里交流,根据回答板书:容量单位升(介绍 ( 师:我们看到不光是饮料,还有酒、油、洗发水或洗发液教可以用升来计量。所以你觉得升除了可以计量容器的容量,还可以用来计量什么?(计量液体的多少——出示) ( 饮料、大米、零食、汽油 ( 四、实验体验、感受“ (完成学习目标4):学生初步形成 师:那么 师:这里有一个量杯,见过量杯吗?上面写着“ 教师出示棱长是 师:这里还有一个正方体,谁愿意来量一量它每一条边的长度。(指明学生汇报,都是 教师在正方体中注满水,学生观察。 师:这里的水有多少呢,我们倒入量杯量一量。教师操作。( 说明每条边都是 ( 量 ( 学生实验。反馈。 五、作业设计: (完成学习目标3、4、5): 师: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哪个杯子的容量大?(先演示前面两个,比较它们的大小,再比较三个的大小。) 先让学生观察插图说出 观察题中的容器。 提问:你能估计下面哪些容器的容量比 4、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资源提供: 四年级配套教学光盘
容量是容器里最多能容纳多少液体的量。为了让学生在尚未学习体积之前先建立初步的容量概念,第10页例题作了很细致的安排。先出现直观情境,里面有大小不同的两个茶杯和大小不同的两个冷水壶。然后依次提出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逐步理解容量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