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概况
课题组织(2013年9月调… 01-11
课题组织(13年3月调整… 03-03
课题网站架构 03-06
课 题 组 织 03-06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 03-05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 03-05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 03-05
  最新文章
评价表(张志清) 12-16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案… 12-16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12-16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稿… 12-16
《莫高窟》教学设计(张… 12-16
《第3课 版面设计》教… 12-16
表情丰富的脸 (教学设… 12-1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充分发挥学科教学过程性价值的策略研究>>理论学习>>6月理论学习(冯菲菲)
6月理论学习(冯菲菲)
发布时间:2013-06-20   点击:   来源:   作者:冯菲菲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基于这一理念,我们以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并且对其进行客观地分析作为突破口,让教师在教学前对学生进行前测。前测可以帮助教师尽可能充分的做好课堂预设,为处理生成性问题做好准备。如果每位教师都能有针对性地对照前测思考自己的教学活动,依据前测进行教学预设,就会提高教学预设的实效性。
1、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让预设更有针对性
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来的状况去进行教学。”这“原来的状况”就是指学生掌握新知识前已具有的知识基础,也即是我们说的学习起点,它是学生学习新知的前提。
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渠道的不断拓宽和家长对孩子早期教育的日益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的立体刺激下,他们接受了更多的新思维、新知识,在学习活动中已不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张色彩丰富、具有多种元素的彩纸。如果教师忽视这一点,不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起点,没有把自己的教学预设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就会重复一些无用的活动,也会使整堂课变得索然无味。
走进数学课堂,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上课一开始,学生似乎都会了,都懂了。但教师由于事先已辛辛苦苦地备了很详尽的教案,只好生拉硬扯地把学生拉回来,让学生“懂装不懂”,学生跟着教师走,教师被教案牵着走。而有时教师认为非常简单的一个问题,学生却答不上来。之所以出现此种现象,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在预设时对学生的学习起点估计不足、了解不够。
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可以根据教师的教学经验,可以通过和学生的谈话,也可以通过以往课堂的观察等,但是这些手段都只能达到粗糙地大致地了解。要准确而详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情况,只能通过前测。只有精心设计前测内容,对前测的情况进行客观分析,才能具体地了解学生在新知方面的整体情况和个别情况,为教学预设提供依据,达到因材施教、有效教学的目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