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
一、教材简析: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实验教材第81-82页的例题、想想做做第1-4题
(二)教学地位:
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不连续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以及用乘法和加(减)法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情况有两种:一种是个位乘积超过10要向十位进位的;另一种是十位乘积超过10要向百位进位的。在这里只教学第一种情况,着重让学生掌握在乘法中进位的基本方法,而把后一种情况放在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笔算的“想想做做”中让学生自主掌握。用乘法和加(减)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对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有重要的影响。
(三)例题分析:
需要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的笔算方法是学生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计算的难点。教学第81页的例题时,可以先让学生通过估算获得乘积的大致范围,或通过其他能够理解的方法获得计算结果。如,先算40×2=80,再算8×2=16,把80与16合起来是96。在此基础上,呈现如右的两个竖式,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思考:2乘8得16,右边竖式中积的个位为什么只写了6?2乘40得8个十,右边竖式中积的十位为什么写9?9可以用几乘几再加几得到?从而使学生理解笔算的计算过程。
(四)教学重难点:理解算理,掌握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的笔算方法
(五)突破重难点措施:
通过小猴采桃图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二、学习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并掌握笔算的方法。
2.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估算,体验估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20×3 30×2 14×2
21×3 32×2 23×3
学生口算,说一说最后两题的口算过程。
2.笔算下面各题。
21×3 32×2
说一说每题的计算过程。
问: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3.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乘法计算。
(板书课题)
(二).教学例题
1.教学例题
1) 出示挂图,指名说说从图上可以知道哪些条件。
2) 问:要求2盒一共有多少枝?可以怎样列式?
(板书:48×2=)
3) 问:你能不能估计一下大约是多少枝?你把48看作一个整十数
来估计,想一想:它们的积确定在哪两个数之间?
4) 说明:因为48在40和50之间,40×2得80,50×2得100,所48×2的积在80和100之间。
2.教学算理
1) 请学生探索如何计算。
2) 指名说各自所用的方法。
3) 重点讲评摆小棒:
问:48×2表示有几个48?如何用小棒摆一摆?
边演示边说明:算48×2,就是算2个48是多少。算48乘2,用小棒先算几个几根,再算几个几捆。
(生边摆边说)
问:原来共是8捆,最后怎么成了9捆?
3.教学笔算过程
问:根据刚才摆小棒的过程,谁来说一说48乘2应该先从哪一位算起?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一共是多少?
(师板书)
问:为什么十位上是9?
1) 说明:竖式计算过程可以简化,一般这样写,先用2乘个位上的8得16,满十向十位进1,所以积的个位上写6,向十位进1,再用2乘十位上的4得8个十,加上进上来的1个十得9个十,在积的十位上写9,结果就96。
2) 看着竖式,请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看一看结果,比一比估计的结果,合理吗?你还可以怎样进行估计?
4.比一比:
问:48×2是今天刚刚学习的,与复习题32×2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指出: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笔算乘法中的进位乘。
问:笔算乘法时,如果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十,怎么办?(学习目标1)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指名板演。
完成后说说每题的计算过程。
问:个位相乘时如果满了十,该怎么办?
指出:笔算乘法时,如果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满了二十、三十呢?(学习目标1)
2.完成第2题。
1) 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2) 指名说每题的笔算过程。
小结: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学习目标1)
3.完成第3题、第4题。
学生说说从图上知道了什么。再列式计算。(学习目标1)
四、作业设计:
用竖式计算。
18×4 2×36 35×2 63×3
家庭作业:补充习题
五、资源提供:教学光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