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概况
课题组织(2013年9月调… 01-11
课题组织(13年3月调整… 03-03
课题网站架构 03-06
课 题 组 织 03-06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 03-05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 03-05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 03-05
  最新文章
评价表(张志清) 12-16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案… 12-16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12-16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稿… 12-16
《莫高窟》教学设计(张… 12-16
《第3课 版面设计》教… 12-16
表情丰富的脸 (教学设… 12-1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充分发挥学科教学过程性价值的策略研究>>文本成果>>第二阶段学期课题论文(张超)
第二阶段学期课题论文(张超)
发布时间:2013-06-24   点击:   来源:   作者:张超

浅谈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并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它是将到班级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成学习小组,共同研究和探讨教师或他们自己设定的学习任务,共同开展学习行动,使小组每一个更远都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效。

      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育理念最送药的特征就是弘扬人的主体性,主张通过学生对学习工程的主动参与,培养其自主赏识.自主能力和自主习惯,使其成为一个具有主体性格的人.小组合作学习可使每个学生平等的参与学习,并有小噢能股份繁衍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合作学习可使每个学生自动思考核主动探研.学生的进取意识创造意识和竞争意识能较好的得到强化.合作学习可真正使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受到尊贵重,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成员分工协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使小组的学习生活建立在和谐的气氛之中.小猪合作学习增强了学生对他人的了解和对相互依存的认识,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体现了现代社会学要的团队合作精神.美国教育的理学家格伦认为,学习活动的目的不仅做事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也是形成合作的交际关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教师只作为学习活动的指导者或引导者,有时还可以成为共同学习的合作者,充分发挥好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往的英语教学长期存在"重知识讲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事实上语言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语言的交际能力.小学英语教学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有待于进一步的摸索.新的英语课程标准规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自信心放在了首位.注意断离学生的语言交际运用能力,所以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隐语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参与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小学合作学习有多种组织形式,我在小学实践中注意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和晓月隐语学科的特点,采用了以下两种形式来开张小学合作学习的尝试。

     1我们可以按班级正常的座次,将作为邻近的学生竹制学习小组,每组一般为4~6人左右.这种合作学习的形式不需要将学生分处缝隙,可减少学生相互交流中的心理障碍,并且课上无需要从新调整作为,操作比较简单,也便于开张公平的组间竞赛,因为这样的组合间的水平相当,又教优秀的学生,也会有较差的学生,让较差的学生有机会开口学英语,渐渐培养他们的信心和勇气.学生在老师面前可能会害怕出错误,但在同学之间较差的学生就可以抛开这样的顾虑.如果开张竞赛活动,各小组之间的成员更加会齐心协力,因为地年级的小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也有很强的荣誉感.这样的小组活动可以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课前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以是预习课文还可以要求学生完成一些课前任务.比如在教<<牛津小学英语>>BOOK3A的服装类单词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好八种不同的服装事物或八张服装卡片,如果这项任务交给个人做的话任务就太重,让小组完成就是容得多了,课堂中的小学活动影子让融入课堂教学设计中,<<牛津小学英语>>是掌握生活种不同场景来让学生回一些日常交际用语.所以总会在对话中表现不同的角色.在要求学生表演课文对话时,是必要让学生会进行合作,各自担任不同的角色巴对话王政的表演出来.当然我们也要注意指导课后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例如,不只小组组员间的朗读或相互背诵课文记单词,或者进行会话练习等。

      2让学深感兴趣和爱好自主的进行合作学习组合.学习小组一般以2~6人为宜.这样的组合,各小组成员之间的个性差异较小可以发挥自我的特长.在共同的学习目标驱使下开张学习活动我们允许各小组的学习任务在难度上存在差异,小组学习的时间上也可有一定的灵活性,比如学完一课内容后,可以让教优秀的组合自创类似的情景对话进行表演,可以让较差的祝贺表演课文原对话,减轻难度,根据不同的水平层次安排不同难度的任务,还较好的体现了因教施材的教学原则。

      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小组成员共同研究,师生一道探讨,形成了学生之间的互动,让每一个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激发兴趣,在积极中学会合作。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