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概况
课题组织(2013年9月调… 01-11
课题组织(13年3月调整… 03-03
课题网站架构 03-06
课 题 组 织 03-06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 03-05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 03-05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 03-05
  最新文章
评价表(张志清) 12-16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案… 12-16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12-16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稿… 12-16
《莫高窟》教学设计(张… 12-16
《第3课 版面设计》教… 12-16
表情丰富的脸 (教学设… 12-1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充分发挥学科教学过程性价值的策略研究>>文本成果>>在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用英语思维(李菁论文)
在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用英语思维(李菁论文)
发布时间:2014-01-19   点击:   来源:   作者:李菁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在表达I like……very much时,学生常常误说成I very like……,其原因是受汉语思维方式的定势影响,说的是中国式的英语(Chinese English),因此,在当今以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为最终目的的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具备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极其重要,即在使用英语进行理解和表达时,用英语直接思维(think in English),而没有母语的介入,或者说母语的介入被降到极不明显的程度。对英语初学者来说,只有坚持通过英英思维去认识世界,感知世界,才能更好的达到用英语流利交流的目的。
众人所知的大思想家马克思居然在短短4个月内熟练掌握令大多数中国人都头痛的英语,并能在一些英语报刊上发表文章。同样是第二门外语,为何我们学生们学了这么多年英语后,连和老外对话都没勇气。能够流利用英语表达的学生寥寥无几。这即是我们家长头痛的问题, 也是我们老师较为棘手的问题, 所以有些学生会问“ 学英语到底有什么用?”的确英语这门主课已引起相当一部分人重视,英语学习起于小学,甚至幼儿园, 伴随中学, 大学, 研究生, 博士, 甚至工作后,有些用人单位继续搞英语培训, 可以说英语学习将伴随人的一生。 如果掌握不到好的学习方法,一生都不会有好快乐。马克思之所以出色,是因为在学第二门语言时, 完全将自己的母语德语忘掉,养成了直接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培养了很好的语感, 达到直接交流的目的。所以针对学第二门语言,马克思曾说过:"When a person is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he must be able to use the language forgetting all about his own."(当一个人在学习一门外语时,一定要做到在使用外语时,忘掉本族语),那么我们英语老师如何引导学生用英文直接思维呢?
一、创设英语环境,营造英语氛围,用英语教英语。
对于初学英语的人来说,母语思维和英语思维常常是相互交叉的,如果用母语进行英语教学,学者会按母语习惯去学习和理解英语,在两种语言中产生混淆,引起负迁移,学不到地道的英语,反而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反之,如果让学生置于一种真实(或半真实)的语言环境,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使用英语,他们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就能逐步提高,对语言的感觉和理解也会更加深刻,他们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就能得到积极的锻炼和提高,这应该是我们英语教师的一个指导思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尽量全用英语组织教学,努力做到用教过的英语,或者没教过但学生能听懂、理解的英语教英语,必要时借助体态语言、简笔画、图片等手段来说明,尽量跳过母语的介入,以建立英语和事物的直接联系。用英语教英语,可创设良好的英语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英语思维方式的熏陶,在语言情景中呈现句型,可避免母语的介入,使学生直接以英语的思维接受语言知识,从而逐渐形成英语思维能力.
二、在课堂内外提供英语练习环境,鼓励开口实践,用英语学英语。
著名语言学家克鲁姆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创设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因此在教学中,我常把讲台作为学生表演的舞台,鼓励学生尽情表演,努力进入表演角色,为了提高练习质量,我还进行了最佳表演者、最佳口语者的评比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操练,经过如此大量的快速练习,学生就会逐渐达到自动化的熟练程度,并丰富了他们的英语知识储备,只要一接触某个英语话题或某个情景,思维就会以训练过的方式进行,条件反射一样,张口便能说出相关的许多句子,如在教问路这一内容时,当学生掌握了句型How can I get to the cinema? 后,我告诉学生,还有几种可以表示问路的句型,如: Where is the cinema? 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 cinema ? Do you know the way to the cinema? 然后我提供学生一个真实情景(一个外地人想去太平洋电影院,但却不知怎样去),按照这一情景根据学过的三种不同的问路句型,以小组为单位自编对话,看谁编的对话最合理、最精彩。在这一练习中,学生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因为他们好胜的天性,对话都力求编得与众不同,他们个个参与,思维活跃,展开想象的翅膀,创编出一个个精彩的对话,通过这样的练习,不仅巩固了问路的几种不同句型,在大脑中形成了该语言的思维定势,而且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了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我们要尽量避免让学生从中文英文的翻译过程中获取信息或语言知识,而要鼓励学生从英文英文的直接英语思维中提取语言信息,并在一定语境中通过强化、运用形成良好的语感。如在教单词“mother”时可用“Mum”一词解释,教“father”可用“Dad”来解释,教“All right”可借助“Yes”等词表示,教“see you ”可借助“Good bye”一词来释义。通过用英语释义,培养学生用英语直接思维的良好习惯,推动良好英语语感的有效形成。
在课外鼓励他们尽量用所学的常用表达方式和同学相互问候,对话,讨论。也可以开展各类英语活动,如英语角、英语演讲赛、英语故事比赛,英语戏曲小品大赛等,为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大胆放手去思考、去探究、去体味
三、在语言中教文化,在文化中教语言,用英语想英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密切联系,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人们的思维表达方式也随之不同,学习英语如果不注意英语国家的文化习惯,运用时很容易受母语思维定势影响。为什么很多学生学了多年英语,却讲不出几句地道的英语,不敢同外国人交谈,究其原因是他们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了解不够,根本无法用英语进行思维,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非常重视语言文化的教学,非常注重学生语言思维的形成,如当教学问候语How do you do ?时,我便讲清这是一句用在strangers初次见面时比较正规的问候语,如果是friends的问候,只要用HiHello就行了,又如在教How old are you?这一日常用语时,我又告诉学生,讲英语的人很重视隐私,在中国人眼里是出于好心、关心,认为是good manners,而在西方国家却被认为是bad manners。所以同外国人谈话时避免问How old are you 之类的句子,Because It’s a secret.教学中,我还发现初学者因受汉语思维方式的影响,说出中国式的英语,如Good morning. Teacher Li.这也是不了解西方国家文化而造成的现象,与汉语不同,英语的teacher是一种职业,不是称呼,不能放在姓名前面。由此可见,在语言教学的同时不能忽视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的教学,如果能在语言中教文化,在文化中教语言,可以使学生从较深层次去理解和把握语言,自然而然学会用英语想,从而形成英语的思维方式,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只有培养学生英语思维的能力,形成英语思维的习惯,才能帮助他们真正掌握英语这门语言。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