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程中使用民间美术资源》理论学习体会(王建法)
我国的传统民间美术文化丰富多彩,历史悠久。有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作用,如何让民间美术资源走进小学美术课堂也是我们美术教育的任务。代代相传的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鲜明的地域色彩,它承载了地域的历史、人文、民风、民俗等。如剪纸、年画、版画等,在不同的地域内有着不同的民间美术形式,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民间美术资源如何转变成美术课程资源,这是当前美术教育教学领域的一个长期研究课题。
美术教学中应从提高介绍自身的文化意识做起,从了解——认识——热爱传统文化,从而形成学习、交流、传承美术传统文化的良性循环。如小泥人(泥工),北方的窗花(剪纸)和年画等,在教五,六年级教学相关内容时,就可以让学生在捏、刻、绘中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作为一线的美术教师,民间美术在小学课程中,结合当地的民间美术传承状况和特色,让小学美术课程教学,适当加入地方民间美术元素,是传承地方民间美术的有效渠道,也是当前美术教育必需承担的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