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摘 要] “数学是问题的心脏”。爱因斯坦也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从而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方法激起学生的问题火花,让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乐于提问,会提有价值的问题,并在这样一个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更高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关键词] 数学 培养 提问 能力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又是创造的前提,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 课堂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数学组织形式,合理的课堂提问是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沟通师生情感交流,调节课堂气氛,诊断学生学习状况,改进教学策略的有效手段。《数学课程标准》中也特别强调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它在总目标中指出:“逐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为此,熟练运用提问的技巧与内涵,让课堂提问发挥积极的作用,使课堂因提问而变得更有魅力更加出色。
一、建立民主关系,鼓足学生提问的勇气。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多给他们一些微笑,多给他们一些赞许,多给他们一些引导,多给他们一些帮助。一旦教师成为学生心灵与学习的支撑者,让学生真正感到教师就是他们的良师益友,那么学生在课堂上必定思维敏捷,激情勃发。对数学有兴趣的会越学越带劲,兴趣盎然,敢问新路;对数学兴趣不大的也会柳暗花明,敢于尝试。可以说,民主的课堂,平等的关系,和谐的氛围,大胆的鼓励是学生敢于提问的前提。 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是学生放飞心灵之鸟的广阔天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大力提倡实行“问者无错”原则,即疑问无禁区、疑问无错误,告诉学生珍惜并自由行使自己享有课堂教学的咨询质疑权利。只要求他们能不断地有所见疑质疑,而不苛求他们一定要有结果或这种结果必须有多大价值。我们应该让每个学生真正认识到,即使挖出的问题看起来荒谬可笑,远离现实,也值得提出和研究。事实正是这样,有了这种平等、和谐、宽松的环境、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可以获得充分发挥和显示,各种奇思异想,独立见解就会层出不穷。
二、用心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提问的潜能。 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新颖有趣的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激活探究欲望。我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特意把衣服扣打错了,袖子呢,一支放着、一支卷着走进教室。学生看到了哄堂大笑。马上就有学生告诉了扣子系错了,我说这是不对称美啊!“还是对称美好看!”。我说:是啊,穿衣服还是对称才美。你们知道什么是对称吗?请举个例子说说,有的同学说出了人体表面器官,有的说出了对称图形,有的想知道对称图形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用途等等?课堂氛围活跃,达到激起学生激情、欲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