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概况
课题组织(2013年9月调… 01-11
课题组织(13年3月调整… 03-03
课题网站架构 03-06
课 题 组 织 03-06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 03-05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 03-05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 03-05
  最新文章
评价表(张志清) 12-16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案… 12-16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12-16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稿… 12-16
《莫高窟》教学设计(张… 12-16
《第3课 版面设计》教… 12-16
表情丰富的脸 (教学设… 12-1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充分发挥学科教学过程性价值的策略研究>>理论学习>>理论学习8(冯菲菲)
理论学习8(冯菲菲)
发布时间:2015-01-05   点击:   来源:   作者:冯菲菲

三、巧妙设计,勾起学生提问的兴趣。  学生敢于提问了,并不代表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就能积极踊跃地提问。教师在备课时应认真思考,巧妙设计,为学生创造一切可提问的机会。 

1、预习中的思考。在教学新知前,布置学生预习将要上的内容,并至少要提出一个与内容相联系的问题。上课伊始,教师检查预习情况,把有价值、重点的问题书写在黑板上。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可布置学生先复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和计算公式,再预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你能发现什么问题,提出什么问题?有什么特别不懂的问题?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非常好,如:我们能不能用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来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呢?三角形可以转化成其他的图形吗?等等。 

2、揭示课题后提问。课题其实就是学习的重点,针对课题提问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如:教学《比例尺》时,教师板书课题后,可以提问: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会纷纷提问:比例尺是不是尺子?它与比例有什么关系?什么叫比例尺?为什么叫比例尺???这样一问激起学生的十问,思维的火花闪烁,注意力也会集中。 

3、自学例题时提问。数学思维通过例题来演绎。数学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让他们知其所以然。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采取先学后教的方法,让学生自学例题提出不懂的问题,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个物体怎么分一定是平均分的呢?通过问题展开讨论、思考,并由此获取新知。这种学习应该是深刻而有效的。 

4、在练习中提问。在学生做练习时,教师也不应该是平均用力,要让学生提出练习中的难点,这样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训练。      

5、课堂总结时提问。教师做课堂总结时,要习惯性地留下点时间,让学生把今天所学看看、想想,提出对本课内容还存在的疑点。

四、肯定成绩,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  任何一种良好习惯的形成,除了坚持不懈地引导,更需要真诚的赞美,人性的鼓励。成功的喜悦会让人不断地想要再次品尝喜悦的滋味,激发起强烈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因此,教师的评价语言对学生是一种动力,切不可小觑。在日常教学中,教学习惯性用诸如“很好”、“非常好”、“不是,不对”等语言。这样的评价过于强化对与错,天长日久,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于教师想要的东西上。我们应该是多使用一些中性的、接纳性的或者探究性的评价。比如:“噢,这是一种有道理的思路,还有其他思路吗?”“这个想法不错,我们还能补充点什么?”“你还有别的办法吗?”“你有更快捷的方法吗?”“很好的注意,但是我们怎么知道??”有针对性地鼓励学生,满足学生的需要,激励学生不断探索。     

在课堂中,无论学生提什么样的问题,无论学生提的问题是否有价值,只要是学生真实的想法,教师都应该首先对孩子敢于提问题给予充分的肯定,然后对问题本身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或请其他学生解答。对于颇有新意的问题或有独到的见解,不仅表扬他敢于提出问题,还要表扬他善于提出问题,更要表扬他提出问题的价值所在,进而引导大家学会如何去深层次地思考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提问题有安全感,才能从提问题中感受到更大的收获,才会越来越爱提问题,越来越会提问题。     

总之,让学生多问、善问,增强学生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引导、培养和不断训练。放手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比通过被动的回答问题,更能催发学生创造力的萌芽。只有让学生做提问的主人,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才会更浓厚,学习责任感也才会更强,思维潜能才能更加得以释放。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