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数学——课堂因你而完美
精彩的细节,来源于对数学教育的深入理解。中国的数学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要使数学课堂精彩纷呈,少不了对数学教育的深入理解,探寻数学教学的“根”, “根深方能叶茂”,学生发展之“根”的深深植入,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以《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例: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从四年级(上册)起,每册安排一个单元,相对集中地介绍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把解决问题的一些具体经验上升为数学思考,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到底什么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从小数网上获悉:这一问题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世界性的数学课程改革,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把“问题解决”作为学校数学教育的核心。“问题解决”主要有三方面的含义:(1)问题解决是重要的社会活动。(2)问题解决是学校教育的一项任务。(3)问题解决是数学教学的一种方式。
我国数学课程改革把解决问题作为课程目标的一个方面,在课程标准里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顺应了先进的课程发展方向。其实,大多数教师凭自己的知识经验,都能够体会课程标准里的“策略”指的是什么,都能够理解“策略”的教学价值,都能够接受关于“策略”的教学内容和任务,没有必要纠缠于“策略”的严密定义。同样,课堂教学帮助学生体验策略、形成策略,也不需要对“策略”是什么意思进行过多的说明或解释,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时感受“策略”的含义。
细细研读教材,可以发现:专家在编写这部分内容时,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背景,题材选择更加开放,信息资源更加丰富,表达形式更加生动活泼,为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探索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列表法是苏教版教材中第一次独立安排的策略学习。教材旨在让学生经历“寻求策略——解决问题——感受价值”的系列活动,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会列表策略的价值,产生学习这一策略的心理需求,并主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内化策略。解决问题教学的本质应是“策略的形成”,而不是具体问题的解法和结论。解决问题的策略也不同于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可以在传递中习得,但策略却不能从外部直接输入,只能在方法的实施中感悟获得。最后,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不断地增强运用有关策略解决问题的自觉性,并最终引导他们领悟到:不管题目如何变化,我们所掌握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却始终有用——这也是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灵魂。
数学教学的核心是数学思考,思考是数学教学的根。离开了思考谈数学教学,就会使数学教学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关注数学学习活动的本质,了解数学教学的源头与走向;关注数学文化的渗透,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真正提高所有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