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精彩的细节,来源于课堂中和谐的氛围
一说到上课时的气氛,我们都会立即联想到“活跃”这个词。那么如何才能使使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呢?如何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勇敢地表现自我呢?这就需要教师的努力,去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建立平等、融洽、合作的师生关系。这种氛围一旦形成,学生就会对课堂产生亲切感、信赖感,激发求知欲。
要想形成这样的和谐氛围,首先思想上要转变。结合21世纪青少年的特性出发,真正走近学生的生活(包括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以一个平常人的身份与学生融洽相处,尊重学生的各种表现与精神。第二,练好基本功,提高个人素质。教师个人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更决定了学生对教者的态度。第三充分运用自己的亲和力,去创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在学生面前,往往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真诚的交流,都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使教与学互相交融。第四,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自由民主的环境氛围往往容易产生灵感。反之,容易产生氛围的僵化。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要吝啬自己的赞扬,多一些表扬,少些批评。让学生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感觉学习的乐趣。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一颗要充满热爱、期待和宽容的心对待学生。此外,教师还要充分理解和信任学生,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与实践,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充满自信的主动学习。精彩的细节,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才能产生。
2. 精彩的细节,来源于教学的整体设计
细节与整体的关系密不可分,这两者是互相依赖又互相牵制的。正如古人所说的:“聚沙成塔,汇水为渊”,多个细节能够组成一个整体。而设计好的一些细节也应该放在学习整体中才能显现出它的价值。我们设计任意一个“细节”,体现出来的都是一种想法、一种理念。理念是细节的升华,而细节则是理念的具体操作。
我们常说,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可是,在主体与主导的问题上,往往容易流于形式。一堂课,形式单调,学生,打不起精神,又何来兴趣回答问题?师生人际交往更是谈不上。课堂形式只有活泼多样,才能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真正参与其中,完成与教师的交流。
当然我们教师除了要学会对学生的倾听之外,更应该学会多多倾听自己心灵的声音,当你在给学生谈话时,要试着跳出自己去倾听一下你的声音,多一些幽默风趣,少一些说教。真正学会倾听的教师,在倾听学生的同时,也会及时思考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样的及时反思有助于移情的产生与共鸣的出现。
在数学教学中也是一样,不可忽视小小的细节。假如我们没有善于捕捉细节的一双慧眼,那么,正如袁振国教授所说的:“或许我们得到了大海里露出水面的冰山的一角,而失去的却是大海下的整座冰山的主体”。在现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大环境下,就让我们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中一个个脱离预设的“细节”,通过努力使它们成为可遇而不可求的教学共享资源,真正地提高我们课堂教学的效率。关注教学细节,精心打造教学细节,使我们数学教学更自然、更贴近学生,收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