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疏漏造成细节,构建智慧课堂。
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令教师始料未及的疏漏,而这些疏漏恰恰是生动而真实的,也是有价值的学习资源。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发挥自身的教学机智,审时度势,及时调整教学预设。课后教师对他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做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再教时吸取的教训。有一次,上公开课,我教学乘法的笔算(不进位)。这堂课是在学生刚学了乘法估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创设了一个生活场景,从中抽象出数学式子:12×3(板书)。然后我请学生计算,我本意想请学生说说用竖式怎样计算。可事与愿违,我请了个举手的学生来说,可他竟说估算的方法:12×3≈10×3=30。我一听,急了。可又有这么多老师在听课,总该想办法引导过来吧。我于是说:“你估算的结果给我们指引了一个方向,准确值在30左右。那么这个准确值究竟是多少呢?请四人小组合作计算吧!”这下学生运用各种各样的算法,都算出了准确值。然后,我就介绍了笔算的方法,从而似乎完美地掩盖了这一疏漏。课后我认真的反思了这一环节,我发现忽视了一个细节。12×3少写了一个“=”,学生根据经验,自然就用估算来解决。经过这次反思,我任教第二个班级时,我把12×3的“=”添了上去。当我出示这一题时,大部分学生都能往准确值上去想,个别学生仍用估算,但得到了其他学生的指正,于是这一环节顺利地通过了。课后,我仔细的反思了这两节课。尽管第一堂课危机重重,但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而第二堂课 ,顺利过关,显得平淡得多。
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正视了自己的疏漏,并加以实践、补漏、反思。我们发现:这两节课,一样的内容,但却不一样的收效,体现的就是教师的教学细节。第一节课的“失败”,原因在于教师没有考虑知识的延续性、出示问题的明确性。而第二节课,教师考虑到了这一点,并采取有效的补救方法,因而收效也就必然会不一样。细微之处见真功,细节成就完美,注意细节其实是一种功夫。
教学细节要求具有“确定性”。如教师的微笑代表着赞许和鼓励,食指放在嘴上是让学生安静下来,注意力集中,这些行为和细节的意义是非常确定的,学生决不会搞错。
二、细节的变化,更能体现观念上的更新和进步。
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让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落实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而教学细节最能体现教师新课程的理念。在我们的日常数学教学中,需要我们处理大事的机会并不多,更多的是一些小事情,可正是这些小事情,却更能体现一个教师深层次的修养和教育理念。一个不经意的细节,往往能够反映出一个人深层次的修养。我们每一个人,在平时都会有一些不经意的小事,有可能自己都没有觉察到,但这些却能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一个人的本质。展示完美的自己很难,需要每一个细节都完美;但毁坏自己很容易,只要一个细节没注意到,就会给你带来难以挽回的影响。
如听过一位老师教学计算23-7时,不直接暗示算法,而是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中说一说,看哪个小组方法多,让学生在开放的时空中主动去探索多种个性化的算法。结果,学生提出的计算方法让这位教师惊叹不已。有的摆小棒,有的借助计算器,有的列竖式,有的用各种口算:10-7=3 13+3=16,13-7=6 10+6=16;还有的学生用减数加差等于被减数的方法来口算:16+7=23,所以23-7=16,更有一种奇特的算法让这位教师当时愣住了,一个学生说先算7-3=4,然后20-4=16,虽然得数相等,但按常规思维难以理解,教师当时没有发表意见,而是让学生说算理,没想到学生竟说得有理有据:23减7,个位3个1减7个1,差4个1不够减,就从20里减去4就是16,说得多好呀!这就是教师尊重学生,在给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的时间和空间的基础上,学生主动探索,同时鼓励学生多方位的分析、多角度的联想、多层次的猜测、多方面的实验,用不同的解题策略改变问题情境,开拓解题思路。教师在关注学生共性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所有这一切新教育理念,正是由教师的一个个教学细节来体现的。当学生出现看似“无厘头”的计算,教师没有粗暴地下结论,而是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发现学生计算的“闪光点”,小小的一个教学细节,充分地显示了尊重学生的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如果说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教学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教学理念的话,那么,教学细节则集中而鲜明地体现着教学理念,教学细节是透视教学理念的放大镜。
三、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来反思教学细节
新课程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要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要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自己去探索数学,独立思考,并会产生与同伴交流的愿望,达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突显儿童的年龄特征,贴近生活,充分体现教学要“以人为本”的思想,让学生体验有用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注重获取知识的过程;注重从生活走向数学,从数学走向社会; 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注重因地制宜,展现地方特色。
以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来反思教学细节。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学观。但我们很多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细节很少考虑到学生的发展,有些就连起码的信任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也无法做到。以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来改造现有的教学细节。在教学实践研究中,我们应该以新课程的新理念为指导,改造我们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细节。细节和行为的改变,会引发我们新的思考,使我们经历新的感受,获得新的提高。 以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来创造崭新的教学细节。新课程、新理念、新要求不仅需要我们改造现有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细节,而且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形成和创造新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细节。教学本质上就是创新,这种创新不仅发生在教学设计的环节,而且发生在教学实施的环节,发生在教学现场,发生在师生互动中;这种创新不仅需要教师个体的努力,而且需要教师群体的共同努力,更需要教师的合作伙伴 ----学生以创造性的学习参与教学创新。这种创新不仅需要教学实践,还需要教学研究,需要专业引领,需要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的相互促进和相互提升。
关注细节,其实就是关注教学行为的改变,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能否落实到位;关注细节,就是追求教学实践的智慧与艺术的统一。我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将教学细节作为关注和研究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