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是: 首页 >>校本研修>>组织管理
湟里中心小学校本培训分工
发布时间:2015-04-2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陈明珠

 

湟里中心小学校本培训分工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教师培训学时认定和登记管理办法》《武进区中小学校本培训考核评估细则(试行)》的总精神,按照我校2015年度师资队伍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与要求,紧扣学校打造“竟成文化”的中心任务,聚焦对话,架构与之相匹配的研修体系,加强“竟成德育”“竟成课堂”的研究,注重教师的内涵发展,逐步形成“领军人物+团队”的队伍格局。
二、具体实施
开设“湟里中心小学校本培训”专题管理网站,分“组织管理”“教师个人”“推荐阅读”“培训实施”“培训成效”五个栏目,进行过程性管理。各栏目中的内容具体对应到校领导及行政个人。
校本培训分三个层次:一是校级层面的研修课程,包括师德素养、名师工作室、立项课题三项培训。二是专项研究课程,包括学科素养培训、课程建设培训、班主任培训、教研组建设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教育管理人员培训六个项目。三是教师个人自主研修,制订个人年度发展计划,按计划开展研修,每年度进行总结考核。
(一)校级研修课程
1、走进阅读,走向思想的精神高地——师德素养培训(负责人:李建平)
具体形式:每周推荐一篇阅读文章,在“推荐阅读”栏目分享。全体教师参与推荐,在周工作布置上排好推荐顺序。
2、湟里中心小学名师工作室(负责人:陈明珠)
具体形式:校级工作室领衔人采用自主申报、学校选定的方式。工作室成员由工作室领衔人选定。开设湟小名师工作室网站,分“工作室概况”“成员风采”“实践探索”“研究动态”“研究成果”“评估考核”六个栏目进行动态管理。
3、湟里中心小学课题研究(负责人:陈明珠)
具体形式:全校教师100%参与立项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按立项单位的具体要求,各建立相应的课题管理网站,进行管理考核。
现有课题情况:
(1)《充分发挥学科教学过程性价值的研究》,省级规划课题,负责人:张春方
(2)《个性化学习系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全国重点课题子课题,负责人:李建福
(3)《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提高“课课练”活动水平的研究》,区级立项课题,负责人:陆永新
(4)《优化童话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区级立项课题,负责人:蒋青月
(5)《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研究》,区级立项课题,负责人:蒋锡凤
(6)《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造精彩细节的研究》,区级立项课题,负责人:何志良、蒋钘
(7)《小学英语中开发应用绘本资源的实践研究》,区级立项课题,负责人:范勤霞、徐丹
(二)专项研究课程
1、学科素养培训——分语文学科素养、数学学科素养、英语学科素养、艺体学科素养四个类别,由教导处分管领导负责。学校聘请专家进行定期指导。
2、课程建设培训——围绕“竟成文化”内涵解读,开展课程建设培训,由张春方负责。
3、班主任培训——围绕“竟成德育”,进行班主任专业培训,由陈文瑶负责。
4、教研组建设培训——由学校设立的教研组长负责,开展备课组的培训。主要依托备课教研网开展培训。语文由蒋锡凤负责,数学由何志良负责,英语由范勤霞负责,艺体由陆永新负责。
5、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根据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特色,开展新媒体新技术应用培训,由陈志强负责技术方面,由陈明珠负责技术与课程整合方面。
6、教育管理人员培训——提高行政的管理水平及执行力,做好各条线分管工作,由校长室负责。
(三)教师个人研修
教师完成个人年度计划表,按计划开展研修,年末进行总结考核。由陈明珠负责。
附:个人计划表
 
请各项目负责人,完成专项研究课程的研修方案制订,上传到网站,并按方案开展研修。方案格式要求见样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研修方案)
湟里中心小学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修改的说明
为探索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指导和辐射作用,加快学校优秀教育教学人才的成长,促进我校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更快更好地发展,根据学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决定继续开展学校第二轮“名师工作室”建设。为规范名师工作室的管理工作,在第一轮管理办法基础上,对原管理办法进行如下修改:
1、工作室要围绕一个主题开展系列化研究,一个研究周期研究一个主题。特别注意不能与分管的行政条线工作、承担的区级及以上课题研究进行合并。学校统一邀请的专家指导不能作为工作室的活动;学校其他形式的如“人人一堂公开课”及从行政条线布置的调研、展示等活动也不能作为公作室活动。工作室活动是专门针对需要培养的中青年教师,另行开展的有针对性、有主题性的活动。
2名师工作室成员的考核由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负责,主要依据成员培养方案考察其是否达到培养目标。校长室适当给予工作室日常开展工作的经费,由领衔人负责支配。(工作室成员至少6人;按每人每年300元标准发放;超过10人者,以总金额3000元封顶标准发放。)
3、考核条件:
合格:(1)每学年每个工作室有一节区级以上活动或展示课或讲座(学校统一安排的区级调研不算);(2)每人至少一篇区级以上发表或获奖论文。
不合格:如以上“合格”要求中的两项要求有一项未达到,则工作室考核“不合格”。“不合格”,得研究经费的60%。
优秀:工作室成员在研究周期中成长为“五级梯队教师”的;或工作室的课例、研究成果在区级及以上范围产生较大影响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栏目列表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
    访问总量统计 日访问总量统计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