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研究小结(王佳波)
生动的一课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好动,对自己身边的事物感兴趣。怎样把他们的注意集中在课堂上,有效的学习是我常思考的问题。在一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看图列式计算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回答令我茅塞顿开,我的学生给我上了一节生动的教学课。在上课伊始,我出示了图让学生看,说清图意的基础上列式计算,一看到图,有学生就举手说:“有8个圆,去掉了3个,又拿来了6个圆,现在有几个圆?列式是8-3+6=11”。我随即肯定了他的回答,但在肯定的同时又感觉缺了些什么,在接下来的的学生回答中都是按照这位学生回答的思路进行,眼看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在逐渐消退,难道这一环节的教学要以平庸告终?正在这时我听到我班马倩同学说?“老师我能编个小故事来说这个图的意思吗?”“当然可以”这正是我所期待的结果。只听马倩同学说:“有一天,妈妈买来了8个桔子,被我吃掉了3个,爸爸回来又买了6个桔子,现在我家有几个桔子?列式8-3+6=11”她的想法新奇独特,在她的启发下,其他孩子的思路一下子被打开了有编妈妈给自己买铅笔的故事,有编小鸡吃米的故事的,有编玻璃球输赢故事的等等。相同的数量关系被学生不同的故事演绎的淋漓尽致,而这些故事全都是孩子们生活中经历过或看到过的事情,这些事情正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素材,学生在编故事的过程中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找到了实施生活化的数学课堂的突破口,那就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教学素材,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让学生在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故事”中,快乐的学习数学。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