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的有效情况,显然包括负效、无效、低效、高效这几个层面。根据对全区各校近几年课堂教学的观察,我们感到有许多课堂属于低效教学的范畴。
现象是:1. 对教学目标理解模糊或表述不清;2.教学内容把握不够精当;3.教学结构呈现过度的教师主导特征,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4.缺乏对教学策略的研究,学生的学习空间比较狭窄;5.课堂评价浮于表面,缺乏评价的策略研究;6.学生课业负担较重,学习效果不够理想。
究其原因:1. 学校教研氛围平淡。尽管教研活动正常进行,但研究的圈子较小,研究内容常浮于表面,缺乏研究的深度和坚持力。2. 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陈旧,教学行为缺乏适当的理论指导。3. 教研的要点和抓手十分模糊。部分教师在新课程理论指导下,主动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但缺乏方法的推敲和策略的研究,特别是对学情估计不足,以致课改不能达到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