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二年级综合实践《有趣的植物… 12-11
搭建“实践”舞台 ,“活动”… 12-11
十二月研究小结 12-11
十一月研究小结 12-11
十月研究小结 12-11
九月研究小结 12-11
十二月理论学习 12-11
十一月理论学习 12-11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小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研究>>理论学习>>五月理论学习1
五月理论学习1
发布时间:2015-07-0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袁琴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新设置的课程,需要教师根据学生需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发课程内容。活动的内容、项目要以主题活动为依托,只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实施,才能相互渗透,有效实施。没有主题,活动就会失去方向,活动内容就会零散,缺乏内在联系,不利于学生发展。为此,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就要求教师精心进行主题构建,让综合实践彰显生命张力,为学生的幸福成长注入“源头活水”。 

一、立足鲜活的乡土资源,获取主题素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因此,家乡独特的自然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蓬勃发展的社会景象都为综合实践主题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这些鲜活的乡土资源,直接来源于学生身边的时候,学生就产生了更大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实践的可操作性,拓宽主题活动的研究思路。

1. 观赏“自然风光”,获取素材

我们家乡大溪有许多宝贵的自然资源,你可去攀十里盘山古道,眺雁荡诸峰,望芙蓉插天;你可去观世界地质公园风貌,揽奇峰怪石,瞰滔滔东海;你也可去逛国家森林公园,抱青山绿水,吸甜润空气,近鸟兽虫鱼……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走出校园,亲近大自然,鼓励他们观察、思考、体验、感悟,可以使学生在自然的生活参与中受到美的熏陶,得到启迪和教育。结合校本课程《我是大溪人》的实施,诸如《盘山古道》、《春游仰天湖》、《春游龙犟门》、《雨中登方山》等主题就应运而生,学生通过游览家乡的风景名胜,不仅开阔了他们的文化视野,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美好情感,更能享受到人和自然的和谐之美,从小树立生态意识,正确认识自然资源带来的民间效益和推广价值。

2.品尝“地方特产”,获取素材

不同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造就了不同的特色产品,地方特产往往又反应了一个地区的生活习惯与文化品质。走寻乡间,扑鼻可人的时令瓜果,琳琅满目的农副产品等充盈着我们的眼球。由此,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去寻找家乡特色,介绍家乡特产,以更全面地了解家乡,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围绕“家乡特产”这一主题,分组调查大溪的农产品、农副产品,通过调查、访问,学生发现大溪的芋头、莳药、茶叶、蜜橘、竹笋、果蔗等特色农产品闻名遐迩;豆制品、雪菜、米面、粽子、竹编、草编等农副产品富有地方特色,其实大溪历史上就有“特产之乡”的美誉。值得一提的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从“太湖沙瓜”这个主题入手,能从外形、颜色、口感等方面有条理地向同学介绍太湖西瓜,实属不易。

3.体悟“传统民俗”,获取素材

民俗文化是斑斓多彩的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习俗,都是传统文化的凝结,蕴涵着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都有着特定的思想内涵。中华大地上,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都有着各自独特的传统文化。在大溪,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民俗,表现出了极强的地域特色,如:新房上梁抛馒头、抛桔子;新婚嫁娶要迎亲、摆酒席、闹洞房;过新年做年糕、购年货、贴春联;四月八日做乌饭麻糍,四月廿三赶庙会,清明节做菁团,端午吃拭饼,冬至做冬至圆……例如《走进大溪风味小吃》主题实践活动中,不仅让孩子知道砺灰糕的做法,了解大溪其他风味小吃——“嵌糕”、“番薯‘老鼠’”、“酒盅印”、“麦饼”、“拭饼”、“乌饭麻糍”,感受大溪人民的智慧与心灵手巧,培养学生对风味小吃的研究兴趣。教师只为学生搭建“风味小吃”主题场,通过美丽传说、多彩活动、独特饮食、心情故事等方面交流,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4.聆听“民间传说”,获取素材

民间传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古代人民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探究民间传说的奥秘,让孩子和我们一起,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特别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水土,意蕴深远。在教学中,我们以校本课程《我是大溪人》为蓝本,根据所要着力教学的“内核”——单元主题教学,将地方文化、社会生活中与之相关联并适合学生需要的活生生的内容作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以此打开实践的大门。通过一段时间的搜寻,聆听,学生找到了耳熟能详的大溪民间故事,《双凌池》、《照洋螳螂岭》、《方山羊角洞》、《下村遇仙亭》、《大溪岙饭甄谭》、《潘郎石置箩》、《爱石成癖》、《红粉肉的传说》……学生把民间故事中的内容,与生活场景一一比对,兴致高涨,空前热烈。诸如“蔡家桥为何无蔡姓?”“龙犟门真的是有龙穿而过吗?”这样的主题就在学生脑中诞生,又激起了更深一层次的探索与实践,提升了道德认知,培养了实践能力。

5.追寻“名人足迹”,获取素材

大溪堪称“文化之乡”,文化底蕴深厚,历代名人辈出,历史遗迹众多。曾是东邷王国的国都,古城墙轮廓还依稀可见;历史名人辈出,南宋侍郎王居安、明礼部右侍郎兼国子监祭酒谢铎、南京刑部尚书赵大佑都为当地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广为人民传诵的名人故事以及纪念场馆,是大溪人民的一笔巨大财富,也应当为新的一代所学习、传承。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名人,搜集有关大师的故事,寻访大师成长的足迹:全国劳动模范仇永春、大溪镇泵业的“开山鼻祖”谢启定、“泵王”许敏田、温岭市工商联副会长、台州森林彩印包装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启军……如开展的“走进谢铎”的主题活动,通过网络学习,搜集资料,学生纷纷找到《桃夏谢祭酒出世》、《谢祭酒咏半月》、《谢祭酒请太子吃“烂子麻”》、《谢祭酒一笔勾掉半江西》等资料。这次主题活动,使同学们全方位了解大溪名人,丰富了语文底蕴,提高了思想品位。

家乡的山水让孩子们引以为自豪,家乡的历史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索热情。从学生耳濡目染的乡土资源中,获取整合相关信息,拓宽活动主题思路,把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生活资源与课程设置的内容以及外面世界的相关内容进行联系和甄别,形成彼此的碰撞和思辨,并不断地交融中提炼教育的价值。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