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丰富的学科课程,整合主题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部分内容各具特色,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劳动与技术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动手和设计能力;研究性学习在探索解决问题和收集处理信息独具特点;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为主要途径。所以,整合散在的课程内容,以丰富可感的学科课程,实施主题活动,使四大领域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延伸,达到理想整合的状态。
1. 结合德育教育,整合内容
学校经常开展一些德育方面的活动,比如班会、德育课题的研究等,如果能够将综合实践活动与这些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丰富主题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而且也可以扩大校内其他活动的内涵。例如针对学生花钱大手大脚,比吃穿、比阔气的风气,确定“让我们拥有健康的消费观”这一活动主题,开展探究、体验、调查等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调查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调查的惊人数据达成教育目的。再比如,通过期初开展的“我们需要怎样的班干部”主题活动,使学生加深对自已和身边人的认识和了解,逐步树立乐观自信的情感态度以及为集体、他人服务的意识。还有如“学校吉祥物策划你我他”、“我为母亲河呐喊”、“盘点我心中的
2.扎根学科学习,整合内容
各学科的学习是实施学校教学的主要途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的素材,这也为主题活动的开展和实施提供了广袤的空间。如针对中秋节月饼盒过度包装的现状,联合美术课、劳技课、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开展《低碳生活——我谈“月饼盒”的华丽转身》的主题实践活动,恰如其分。变废为宝,创意生活,孩子们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运用灵巧的双手,就能让废旧的月饼盒变成一件件独具魅力的艺术品。再如,语文学科从三年级开始的一大一小语文综合性活动内容,《遨游汉字王国》、《走进信息世界》、《轻叩诗歌的大门》、《我的读书故事》、《月是故乡明》等等就是开展主题活动的最佳素材。主题活动时,让学生制定活动方案,确定子课题,进行有目的性指导,并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的分工,用图表等手段讨论协商、筛选整理,就能将主题研究引向更深处。
3.联系专题活动,整合内容
学校的各种专题活动有很多,如法制教育、净化校园活动、单亲教育、安全教育周、爱校专题教育等等,这些活动为学生成长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教师可以结合活动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兴趣、学生的经验、学生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活动主题,寻找最佳教育点,达到在活动中受教育的目的。如“119”消防宣传日活动,可对学生进行一次消防常识、安全自救的洗礼。学生大多对于消防知识一知半解,因此可以提炼“消防安全伴我行”的主题活动,联系2010年11月15上海静安区高层公寓重大火灾的沉重教训,通过采访、观看录像、请消防员作讲座等形式,了解火灾的自护自救知识与方法,懂得如何正确拨打“119”,并培养当火灾事故发生时“处事不惊,冷静处理”的心理素质。再如毕业班学生毕业前夕,对学生积极开展“我为母校添光彩”的专题活动;在妇女节到来之际,让学生为自己的妈妈、外婆、奶奶、女教师等送上最特别的节日祝福,开展“知恩感恩,懂回报”的专题教育;结合我市当前广泛开展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温岭精神”征集的活动,开展“我成长·我负责”主题教育活动等等。
综合实践活动方式体现出综合化、多样化的特征,以实现各有关内容的整合,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活动、体验,享受探究的乐趣,获得独特而深刻的体验。所以,教师不能硬性的规定主题,而应该充分开发和利用丰富的学科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把握机遇,诱导启发,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有利可行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