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个人学期研究计划 10-23
研究课教案一 10-23
2016研究论文(冯菲菲)… 01-04
九月份理论学习 12-16
十二月份研究小结(闻益… 12-15
研究课(2) 12-15
十二月份理论学习 12-15
研究总结(蒋培华) 12-15
研究小结4(蒋培华) 12-15
理论学习4(蒋培华) 12-15
理论学习4(蒋培华) 12-15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造精彩细节的研究>>理论学习>>5月理论学习
5月理论学习
5月理论学习
发布时间:2015-05-2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蒋培华

 

捕捉错误,生成精彩(三)
案例:《乘法分配律》
在探究得出乘法分配律之后,学生顺利完成了基础练习,接下来我随手出了一道练习(770+70)÷7,目的是想说明并不是所有的题目用乘法分配律都是简便的。这时有一个学生叫了起来,老师你写错了,那个应该是乘号。我一看确实写错了,正想把算式改过来,又有一个学生叫老师我能很快算出这道题,这小家伙急得跑到上写出这道题的过程:
(770+ 70)÷7
= 770÷7 +70÷7
= 110 + 10
= 120
还没等上去的学生写完,下面的学生就悄悄议论,有的说:“这有点象乘法分配律。.把他们先分别除以7后再相加比较简单。”有的说:“这应该是“除法分配律”吧?” .....看来学生对这所谓的“除法分配律”很感兴趣。于是我就趁热打铁出示了两道式子
 (1) 375÷125+625÷125    (2) 12÷4+12÷6
好多学生看了题后都表示题目很简单,都快速做起来。但没过多久又有一只小手举起来了,生1说:“我刚才用“除法分配律”算出这两道题的结果是8和12,后来我又用一般的运算顺序计算了一下,结果是8和50,第二题的答案不一样。”一语激起千层浪,接下来有很多同学发现这一情况,他们个个争着说。生2说:“我们所说的“除法分配律”有错误。可能根本就没有“除法分配律”。生3说:“除法分配律”肯定有的,不然(1)怎么可以用“除法分配律”?” 生4说:“我觉得我们在用“除法分配律”时肯定有条件的。”看来学生已经有所感悟了,我就接着学生的话说:“ 那你觉得需要什么条件呢? ” 生4没有回答出来,其他同学也陷入了沉思的状态,我顺势引导:“我们结合刚开始做的第一道和刚才的(1)(2),观察一下在“除法分配律”中,同一题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特点?为什么第一道和(1)中“除法分配律”可以运用,而(2)就不可以呢?先.小组讨论一下。”
经过激烈讨论和交流,有同学终于发现第一道和(1)中除数相同,而(2)中不同.最后得出结论:“除法分配律”是有的,但是我们用时有个条件:除数必须相同。这时又有学生提出有没有加法分配律和减法分配律......
心得:
数学学习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有分析、解决问题和创造的潜能,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的本能。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和老师都难免会犯错误,只有具备“主动应对”的新理念,变学习错误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契机,才会看到错误背后的成功,让其发挥出应有的价值,折射出灿烂的光芒。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