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二年级综合实践《有趣的植物… 12-11
搭建“实践”舞台 ,“活动”… 12-11
十二月研究小结 12-11
十一月研究小结 12-11
十月研究小结 12-11
九月研究小结 12-11
十二月理论学习 12-11
十一月理论学习 12-11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小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研究>>理论学习>>九月理论学习
九月理论学习
发布时间:2015-10-1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袁琴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新教材的亮点之一,它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为目的,既能体现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又能体现语文知识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整体发展、语文课程和其它课程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
  小学一、二年级儿童思维还带有学前儿童的特征,一切以兴趣为主,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要想在短时间内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因此,低年级语文综合实践课所独有的开放性,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闪现创造的火花。
  一、活动内容的开放性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 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教材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封闭自足,而是开放性的、向着深广的时空延伸。《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在儿童的社会生活中有丰富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儿童的游戏、儿童的吃穿住行、儿童身边的科学技术、社区、环保……都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素材。
  二、活动方法的开放性
  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资料搜集工作是整个综合性学习活动的重要方面,因此,这个环节要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努力做到最好。因为学生年龄小,有些资料搜集时难度会大一些,这样,在布置活动时,让学生寻求家长的帮助是很有必要的。有些活动,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来进行。作业也可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将共同的研究性学习成果上交。在小组活动中,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指导,还要选好小组长,以便能够协调小组的活动,形成较为完整的学习报告。
  比如,一年级学习了《自选商场》、《菜园里》之后,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认识不同商品和蔬菜(还可扩大为其他植物、动物)的实践活动,分组时注意把不同生活环境之下的学生分配在不同的区域,去观察不同的事物,先分工,后汇总,最后形成一个较好的总体作业。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有自主探究的机会,又可以给学生提供团结合作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
  三、活动过程的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都十分突出其开放性:就课程目标而言,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特殊需要;就课程内容而言,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就课程结果而论,学生全部活动中的体验是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进一步而言,活动时间随活动的变化而变化,很难规划在某一时间完成某一任务;活动空间也是开放的,“世界即教室”,“教室是解决问题的实验室”。某些活动可能是在学校“教室”里完成的,某些活动可能是在大自然“教室”里进行的,某些活动可能进入互联网“教室”,在虚拟的空间自由穿梭。活动管理更是开放的,有学生自我管理,有学生小组管理,有教师的管理,也有班级、学校、地方甚至跨区域的管理。
  小学经常可以开展“生活中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而一年级学生识字量很大,为了增强识字的趣味性,加大识字量,巩固已认识的字,我们让学生认自己生活中的字,如食品包装纸、同学的名字、商店名称、学习用品、路牌站台上的字……利用身边的语文学习资源,学生养成了时时识字、处处识字的意识,向人人学字的习惯。这样的学习需要组织交流汇报却勿用监管,却常常能持续一年甚至多年。
  四、活动评价的开放性
  低年级学生有天生的向师性,渴望得到老师的欣赏重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更要求不拘一格,图文的汇报、交流、展示都是比单纯的表扬更能够提高学生自信、激发兴趣的重要评价手段。比如:选出活动中的优秀作业,在班级墙壁上(或黑板报)的宣传栏内展示。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升华学生的思想、触动学生敏感的心灵。每次有作业展出的学生,总是非常高兴;有一些没有作业展出的孩子,他们心里有着不服输的感觉。你听:“我的作业展览了!”“哼,有什么了不起,下一次,我的作业也一定能展览!”在这样的活动中,他们学会了合作,学会了探究,学会了公平地评价别人和自己,也学会了在活动中完善自己。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会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去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解放孩子的嘴,让他们会说……”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放性特点,正如一扇打开的天窗,让我们的教师、让我们的学生见到了另一番天地,真切地感到母语应焕发的生命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