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个人学期研究计划 10-23
研究课教案一 10-23
2016研究论文(冯菲菲)… 01-04
九月份理论学习 12-16
十二月份研究小结(闻益… 12-15
研究课(2) 12-15
十二月份理论学习 12-15
研究总结(蒋培华) 12-15
研究小结4(蒋培华) 12-15
理论学习4(蒋培华) 12-15
理论学习4(蒋培华) 12-15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造精彩细节的研究>>理论学习>>12月理论学习(贺小藕)
12月理论学习(贺小藕)
12月理论学习(贺小藕)
发布时间:2015-12-2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贺小藕

 

如何机智处理生成
——学习《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预设与生成》有感
在以往的教学中,常常有许多教师课前精心设计教案,并按着预先的设计“走教案”,较少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命状态。这使得“死”教案支配和限制了“活”的学生,遏制了他们在课堂上思想和生命的活力。其实教学的生命力与真正价值在于预设下的生成教学。它不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新与开发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预设与生成的有机融合。生成性教学内容强调课堂是一个不断“生成”的教学过程,而这一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课堂“预设”之外的教学意外(偶发)事件。
课堂教学中教师对生成性资源的把握尤为重要,这需要教师凭借教学机智艺术性地应对。如何睿智地处理课堂生成的教学意外事件,值得我们探究, 在课堂上,教师预设的同一个问题,可能有多种不同的答案,甚至生成出错误的结论。教师是视而不见,还是热情待之?若选着前者,不利于学生积极的建构活动,也不利于学生主动、和谐、全面的发展。选
择后者关键在于我们的教师要注意抓住这一“错误生成”带来的契机,耐心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我改正,使学生“生成”出正确的认识,引导学生对问题重新审视,“生成”新的教学资源,使学生的理解趋于正确、深入、全面,以展开良好的、动态的“生成”式教学。其解决策略有: 
    1、教师精心预设   所谓预则立,不预则废。
在教学前教师要先了解学生,使本节课的宏观设计具有可行性;课前要钻研教材,了解课程标准,了解学生对这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只有积极对待可能的生成性问题,才能有效、高效地应对生成,通过积极的应急预案减少无措现象。这样教师自己也增强了信心。 
2、学生自然生成 
    生成并不是盲目地生成,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使教学有的放矢。因此,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提出具有挑战性且有价值的问题,在充分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时做到因材施教。另一方面教师除了精心预设,要以真诚宽容的态度接纳生成,为学生问题的生成创造良好氛围。一节课只有40分钟,有些生成需要教师细心去捕捉,尊重不同学生的选择,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进而发现问题。教师必须清楚地看到不是所有课堂出现的问题都对学生的学习有价值,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在课堂里解决。
对于课堂无关的生成可以淡化,可以用商量的口吻,轻轻地告诉学生下课后再研究其提出的问题。 我们也不妨借鉴《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预设与生成》中的“将错就错法”和“延迟判断法”。       
“将错就错法” ——当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教师应该以敏锐的思维分析错误,快速判断错误的可利用价值,在尊重学生的同时,巧妙的利用错误,智慧地将错误化为资源。因此 教师不仅要学会宽容学生,更应学会欣赏学生,挖掘和捕捉学生的智慧,向学生学习。 生成的错误,不仅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源,而且为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创造了契机。错误,一朵美丽的花! 
“延迟判断法”。——许多有价值的生成不一定都要当场应对,可以延迟判断。延迟判断不是回避,而是等时机成熟时,再加以利用。   
教师只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有效地调整好每一个生成性教学细节,就能使教学过程变得具体、丰富而充实,使教学过程充满变化与灵动,充满诗意与创造,诱发教学过程的高潮,开掘教学的深层意蕴,使师生主体共同成长,实现教学真正要义。            
 贺小藕 2015.12.28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