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是: 首页 >>校本研修>>课题网站>>已结题课题>>培养小学生英语课外阅读自主性策略研究>>研究成果
学期研究总结(王小利)
发布时间:2016-01-0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小利

 

通过一学期的研究,我对如何做好课外阅读的准备工作有如下心得:
1. 分析教材(阅读材料)
分析教材是进行阅读教学的一件很重要的工作。目的是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分析教材的方面有:
(1)教材中对阅读材料的要求是什么?
(2)新词和新句子有哪些?这些新词句是否影响学生阅读理解?
(3)通过阅读材料的学习,比较适于学习或巩固哪些语言知识,发展学生的哪方面技能等。
 下面我们就PEP教材中阅读板块进行以下分析。
 高年级阅读板块(Read and write, Let's read)是在每单元的A、B项的第五或第六个板块,前面几个板块,如:Let's learn、Let's find out、Let's try、Let's talk.等的作用是学习新词和新语句,练习新词和新句。如果我们把这些称作单项练习的话,Read and write板块就是综合练习,把在前面几个板块中学到的新词和新语句,放在一个情景里,通过一小篇阅读文章,再一次呈现给学生,再一次让学生体会和感知新语言的使用场景,这一板块起着复习巩固的作用。这一作用正好是我们前面提到的阅读教学的第二种方式,“把阅读放在一个单元的后面,作为复习巩固提高的一种素材,或者叫做一种阅读学习的材料,来给学生提供一个进一步巩固和补充的机会,帮助学生内化新知识点,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和初步的阅读能力。”也就是说我们在学习这一板块的时候,是为了让学生对本单元的新语言知识学得更牢固和扎实。
 教材中阅读板块的特点是什么呢?
(1)有情景。举例,在B5U1 part B中,两人正在谈论学校的新老师,在B7U1 part A中,两人在谈论怎样去公园。
(2)绝大部分的语言是学生学习过的。
(3)有一些新的语言,这些新的语言是场景对话时所必需要的,这些新语言不太影响学生的理解。
(4)都有相应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阅读材料和发展相应的技能。如:B5U1 part B:Describe Jim's new math teacher. B7U1 part A:Answer the questions. 阅读理解的练习已经设计好了,教师可以利用,也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在重新设计。
 2. 分析学生
 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要基于学生发展,关于学生发展,为了学生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应该是我们所有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的出发点。
 《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发展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
 分析学生的方面有:
(1)学生生活经历与阅读材料之间的关系。
所谓生活经历主要包括学生自身、家庭、社区等方面的经历,是学生熟悉的,有亲切感的内容,能够反映他们的思想和感受,诱发他们行动的欲望。如果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熟悉的,有亲切感的内容,设计出能够反映他们思想和感受的课堂活动,将诱发他们参与活动的欲望。比如说新起点教材里有一篇介绍爱迪生的文章,在学习这篇文章前,老师要分析学生对爱迪生知道多少,知道的多少对学生在阅读文章时的理解有关系。特别是教材当中与文化有关的阅读材料,更需要分析学生对文化部分掌握多少。再有,农村地区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也不一样。
(2)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智能因素和认知能力等。
这个分析说的是不同年级的阅读教学,因为大孩子和小孩子在心理上的差别很大,所以了解儿童心理特点有助于阅读活动设计的实效性。
(3)学生的语言能力范围。
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学生的语言能力是搞好阅读教学的重要保证。同一篇阅读材料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所处理的方式就不同,比如在课时比较多的学校,处理十分钟,可能在农村校就要处理半个小时。
(4)预测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时的好的方面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为设计阅读后的练习做准备。
(5)与学生阅读材料相关的其他学科的学习内容,学生学习了多少,掌握到什么程度。
 教育部在新课程设计中,强调学科之间的整合,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学习英语不仅是为了满足个人人际交往的需要,也是为了用英语获取各方面的信息,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学科内容的横向交叉对学生的整体发展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比如很多教材里都会有表示方向的阅读文章,在阅读这类文章之前就要考虑,学生学过东西南北的概念吗?
 还以PEP教材为例(高年级Read and write, Let's read),进行学生分析:
(1)学生已经学习过了阅读材料里的大部分语言,在文章的理解方面应该问题不大,也就是说不需要老师的帮助也可以把文章读懂。
(2)文章中有些延伸的内容学生可能认识/不认识(具体列出来是哪些,是否影响学生理解文章大意)。
(3)学生的哪些学习技能还有欠缺,是单词不熟练还是句型不熟练。
 3. 制定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和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虽然我们前面讨论了阅读教学的目的,但是由于各地区的条件不同,在阅读教学目标的设定上还是有所区别的。比如发达地区的学生,素质较好,课时又多,开展阅读教学的目的就不单单是为了巩固提高。条件相对比较不好的地区,学生需要利用阅读材料巩固新知识。老师们一定要根据自己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把阅读教学的目的弄清楚,这样才能谈到怎样进行阅读教学。
 我们先来看教材中给出的教学建议:
 B4U1 part A
Read and write
1. 请学生观察Read and write部分的情景图,预先空出来需要书写的四会单词,让学生独立思考,填充对话。
2. 强化练习拼读单词picture,可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
3. 练习书写句型“Is this a ... ?”时可从陈述句“This is ....”中衍生问句。先请学生排列一组单词成为新句子,然后改正新句中的错误,如:打头单词的第一个字母需要大写;第二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不需要大写;句末句号改为问号等。用这种形式可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气氛当中突破难点。
4. 让学生听录音并跟读,教师还可设计一些简单问句检查学生对于对话的理解程度。
5. 游戏。学生A从书包里拿出一件文具放在身后,问同桌:What's this? 同桌回答:Is this a ... ? 如果答对,学生A给同桌敬个礼。
  B5U1 Part B
Read and write
1. 教师先让学生仔细看本部分挂图,请学生描述图中女教师,叙述错误也没关系,鼓励学生尽量多说。
2. 学生阅读对话,提出不理解的单词和句子,教师解答或请其他学生尝试解答。
3. 看挂图、听录音带跟读对话,注意理解和体会,然后完成句子填空。
4. 教师指导书写,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仿写句子,可进行“看谁写得好”的竞赛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发展学生“写”的能力)
 B8U3 part A
Let's read (说明:在做这个活动以前,教参建议先学习story time)
1. 教师说:“Zoom had a busy weekend. Wu Yifan had a busy weekend, too. Please read the passage and find out.”学生默读或朗读课文,独立完成短文后的填空练习。
2. 挑战记忆活动
教师板书Wu Yifan's weekend,然后提问:“What did Wu Yifan do last weekend?”学生合上课本,仍记忆回答问题。教师板书相应的动词短语,请学生分小组把短语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
3. 师生一起根据板书的提示描述Wu Yifan's weekend。(复述练习,发展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4. 教师放课文录音,学生看书跟读两遍后齐读。
5.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复述Wu Yifan's weekend。(强化复述练习,面对全体学生。)
 PEP教材培训包对B8U3 part A部分的建议:
1. 说一说Wu Yifan的周末(本单元part A 部分阅读材料),引出张鹏的周末。
2. 学生阅读短文。
3. 读后做相应的练习。
(1)回答问题。(原则是要用到文中的句子,这种方式是通过阅读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说明:阅读课中回答问题的练习,都要尽量遵循这一原则。)
How did Zhang Peng go to Mike's home?
What did Zhang Peng do at Mike's home?
What did Mike and Zhang Peng do in the park?
What happened?
Who helped Mike get the kite ? 
How did he get the kite? 
(2)完成书上的练习Wu Yifan's weekend。
(3)找出动词的过去式,然后与原形连线(老师事先准备好练习纸)。(语法练习)
   present           past
      is, am            saw
      walk             flew
      study             was
      fly               studied
      see               swam
      swim             walked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栏目列表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
    访问总量统计 日访问总量统计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