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布时间:2016-05-2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蒋青月 |
本月研究的主题是如何在童话教学的表演中进行有效指导,上完后我有如下思考
《狐假虎威》这篇课文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成语故事,学生都非常喜欢、很感兴趣。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明白:做什么事都要看到事物的本质,不能被表面现象迷惑了。由于课文的语言非常生动形象,适合学生朗读和表演,所以我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考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揣摩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再通过表演来促进和加深学生对课文语言的品味和感悟。
教学片段:
师:狡猾的狐狸是怎样借老虎的威风的?
学生自渎课文2~6节,边读边想。
生: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在动坏脑筋。
《狐假虎威》教学反思《狐假虎威》教学反思
生:狐狸说,老天爷派我来管你们百兽的,你敢吃我,就是违抗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生:狐狸说,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师:找一找狐狸和老虎的动作,想想说明了什么?
生交流: 狐狸 骨碌一转 扯 摇
老虎 楞 松
师:说说每个动作的含义,想想狐狸和老虎的心理活动?
《狐假虎威》教学反思文章《狐假虎威》教学反思出自http://{域名已经过期}/article/wk-33449735785259.html,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生:骨碌一转表示狐狸在动坏脑筋。
生:扯着嗓子指狐狸故意装凶,要吓老虎。
生:老虎一楞说明老虎被狐狸骗住了,有点相信狐狸的话,然后它松开了爪子,放了狐狸。
师:我们来一边做动作一边读它们的对话。体会他们的心理活动。
学生配动作有感情朗读。分角色读一读演一演。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抓住狐狸的动作:骨碌一转、扯、摇,启发学生思考,理解每个动作的含义,从而理解狐狸的心理活动,体会它的狡猾。又从老虎的动作:楞、松,明白了老虎被狐狸骗了的经过。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学生在课堂上情绪高涨,踊跃,读出了狐狸步步得胜,老虎信以为真的味道来然后再进行表演,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