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贯穿于数学教学全过程
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的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等;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1、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贯穿在每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中。教学新知识、组织学生练习,都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培养。2、.教学评价是充分承认学生差异。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育的作用不是消除差异,而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正确的评价观应是“没有差生,只有差异”。
在设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从旧知到新知的自然过渡,在新课环节中,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得出新知,在练习环节中,通过练习,让学生查漏补缺,学得计算的方法,环环相扣,老师作为引导着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内容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进行培养。比如,在练习的“小老师”环节中,用一句“为什么他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对的请你说明计算过程。”就能自然地引出学生的回答。另外,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也对学生进行了适当的评价,对回答的同学进行即时评价,反馈给学生对错。为了激励学生学习,更是对还没有进行新知教学就算对题目的学生给予表扬。一句“你真了不起,老师还没有教你就已经会了!”对于计算错误的学生,一句“现在你会算了吗?”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会更主动地去改正自己的错误。
不断关注细节,将细节作为一个成功教师的基本视角。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活动是由一个一个的细节构成的。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所以,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对细节的研究和雕琢。
最后用一位名人的话来结束读了本书的体会:一个教师应该通过自己不断的学习反思,努力使自己成为活更靠近学科专业上的行家,同时不自傲不自封,终身学习,变有限的“一桶水”为不尽的“长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