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在大海中永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用“不仅……也……”关联词语造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体会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感悟人民对小平同志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难点
体会文章抒发的深切怀念之情。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体会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领悟人民对小平同志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2、学习用“不仅……也……”造句。
3、学习小平同志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第十三课,什么?(学生答;在大海中永生)师板书:13 在大海中永生
老师的记性真不好!刚背过的课文又忘了,谁帮老师把第一自然段给大家背一遍呢?
指名背诵第一自然段。(师板书:飞向大海 悲痛)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需要,做好学生的感情启动,应是课堂教学的起点。通过背诵第一自然段,引领学生迅速进入本文的情境中,产生学习欲望。
二、精读感悟
1、学习第二段。
(1)师:鲜花伴着骨灰撒向无垠的大海,一代伟人从此永别人世, 课文会怎样描写这感人的一幕呢?同学们轻轻打开课本读一读二到四自然段。(学生自由朗读)
(2)师:这三节讲了什么?(生:讲了小平爷爷的骨灰撒向大海。)
板书:撒向大海
(3)师:当小平爷爷的骨灰伴着鲜花撒向大海的时候,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哪位同学把第二自然段给同学们读读?
指名朗读该段。(强调读出字字千钧,悲痛不忍的感情。)师相机指导“呜咽”、“痛悼”的含义。
生答:“大海呜咽,寒风卷着浪花痛悼伟人的离去……”
师启发:就这些吗?比如江、河呢?
小结:可谓是:江河动情,天地同同悲!
(4)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邓爷爷的骨灰送到哪里呢?
生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后回答。
多媒体显示第三自然段含有四个也许的句子。
(5)这四个“也许”的顺序能交换吗?再读读,体会体会。(不能交换。这段话称颂了邓小平爷爷的“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等等丰功伟绩。从地域上看,一个比一个范围大;从意义上看,一个比一个深远,表明了邓爷爷的影响越来越大。)
请四组同学分组读这一组句子,要求语势逐步加强。
背诵排比句。(师板书:撒向大海 也许也许 赞颂)
也许也许
(6)师引读:邓小平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他不仅……,也……。这是个递进关系的句子。同学们,请大家联系课文内容思考一下,用“不仅……也……”造个句子。
(7)师:“骨灰撒大海,鲜花送伟人。”这对仗工整的十个字是全文的中心句,骨灰——鲜花,大海——伟人,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安排小组合作探究。(鲜花伴骨灰,鲜花表达了人民对小平爷爷的美好祝愿以及悼念、崇敬和怀念之情;而大海则喻示着伟人那博大的胸怀,邓爷爷会像这波涛汹涌的大海那样生生不息,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设计意图】本段抓住四个“也许”,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领悟邓爷爷的伟大,结合文章的中心句“骨灰撒大海,鲜花送伟人。”让学生对“骨灰——鲜花,大海——伟人”之间的联系展开联想,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伟人光辉形象的认识。
2、学习第三段
(1)师:时近中午,专机盘旋着向大海告别。透过舷窗望去,水天一色,波翻浪涌。从那永不停息的涛声中,人们仿佛听到了邓小平爷爷那震撼人心的声音。
全体男生齐读第六自然段。
师:多么博大的胸襟,多么深沉的爱,谁愿意再来读一读?
为什么说那是“震撼人心”的声音?(邓爷爷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献给了人民,人们无比怀念他。)
这里的“水天一色、波翻浪涌”让我们能联想到什么呢?(骨灰、鲜花、海水融为一体,人们悲痛的心情无法平静!)
(2)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提醒学生一边欣赏,一边留意歌词,休会小平爷爷一生的丰功伟绩。)
师:就是这位老人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是这位老人告诉我们:“电脑要从娃娃抓起。”就是这位老人在深圳画了一圈,那里神话般地崛起了座座城。如今他离开了我们,怎能不叫我们悲痛万分呢?让我们一起怀着无限崇敬和怀念的心情齐读最后一段。
学生齐读最后一段,师板书:告别大海 怀念
【设计意图】一言一行,胜过千言万语。抓住“震撼人心”让学生角色朗读邓爷爷的那段对人民,对祖国饱含深情的话语。一曲《春天的故事》将邓爷爷一生的丰功伟绩再次展现,为下一步的拓展练习做好了感情铺垫。
三、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邓爷爷离开我们了吗?不!没有,他的音容笑貌,他的思想,他的精神,与长江同在,与黄河同在,与苍天同在,与大地同在,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你也能像老师一样说几句吗?
多媒体出示:“邓爷爷离开我们了吗?不!没有,他的音容笑貌,他的思想,他的精神,与——同在,与——同在……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设计意图】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通过练习说话,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升华了学生对邓爷爷的感情,同时也让学生真切地领悟到“在大海中永生”不是邓爷爷的生命体,而是他的思想、精神和丰功伟绩是永恒的,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3、4两题。
五、板书设计
在大海中永生
飞向大海 悲痛
也许……也许……
撒向大海 也许……也许…… 赞颂
告别大海 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