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研讨心得
--
发布时间:2018-03-2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袁琴

 

本次课题研讨活动首先由王萍老师为大家呈现了一节精彩的研讨课——二下《识字6》,本节课在情境中规范、恰当地运用语言文字;通对生字的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并运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将学习活动引向更深的层次,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随后,区小学语文教研员裴红霞老师给全体课题组成员上了一堂精彩的示范课——《父亲、树林和鸟》。裴校长抓住课题的三个关键词,在“问题解决”“语言运用”“反思追问”中展开扎实有效的深度学习。她以丰厚的语文功底解读教材,围绕文本的独特性设计细化教学内容,以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在课堂行进中,不断反思、追问、层层落实目标,表达有效,激发乐趣。

听了两节课,我感悟颇深。一直以来,我对在低年级中研究在语用学视野下进行深度学习有很多困惑,认为深度学习最好在高年级才有深度和广度,但今天我豁然开朗,低年级也有深度学习的精彩。

1、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
     语文教学应当充满情趣,充满乐趣,充满活力。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要因文而异、因需要制宜,灵活运用方法,使学生常有新鲜感。画面感强的课文可以读读、画画,诗歌可以读读、背背、唱唱,童话和情节曲折的故事可以读读、演演。第一堂识字课用比较适切的形容词来形容动物的特点,在情境中规范、恰当地运用语言文字,开展深度学习活动非常棒。

2、把教学组织得具有一定难度
     教育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身心发展包括两种水平,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水平是最近发展区。教师应当立足最近发展区,依靠儿童正在成熟的身心机能,使最近发展区转化为高一级的现有发展水平。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儿童对力所能及又要开动脑筋的问题,一旦独立思考后有了正确结论时,就会产生一种难以名状的愉悦,这种情感又会反过来激发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第一堂课老师通过对生字的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并运用这些字,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将学习活动引向更深的层次。在教学“虎”的时候,向学生拓展了几个跟它相关的词语,尝试了含有虎字的词语在语言情境中的运用,我认为这就是深度学习。
       3、不断根据学生实际调整教学思路
      我很佩服裴校长,她完全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不断调整教学思路,精心设计教案,抓住课文中的“点”,使课堂精彩纷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