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是: 首页 >>校本研修>>教学资源
灰椋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李春香
发布时间:2018-06-2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李春香

灰椋鸟

第一课时教案

李春香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并辨识“和”“翘”这两个多音字。
   2、借助词典或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相关的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对准字音。
   4、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划分段落,并概括段意。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湟里是著名的花木之乡,这里花木成畦,绿树成荫,到处都是鸟儿们活泼欢快的身影。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些活泼可爱的鸟儿吗,喜欢什么鸟,为什么?

2、有一个女孩她也特别喜欢鸟,她被人们称为“仙鹤姑娘”,她是我国环境保护战线第一位因公殉职的革命烈士。 1987年9月15日,在江苏盐城丹顶鹤越冬地自然保护区,她为了寻找两只失踪的丹顶鹤,陷入沼泽地,再也没上来……她牺牲的时候年仅23岁。  通过预习,你知道这个姑娘是谁了吗?

对,她就是徐秀娟。老师这里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片和一首专门为她而写的歌《一个真实的故事》。(出示介绍)

3、徐秀娟,一生爱鸟,最终为鸟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是她在盐城自然保护区工作期间写的。板书课题:26灰椋鸟(读准 椋)

(出示图片)简介灰椋鸟。

过渡: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去看看这个灰椋鸟,到底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请同学们轻轻打开课本

二、自读课文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新词;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3)标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词语

水杉  栖息  刺槐林   扑棱棱  深涧               

排空而至  整群整群  一批一批  浩浩荡荡                

百鸟争鸣  呼朋引伴  叽叽啾啾                           

A指名读第一排词语

注意椋、槐、栖、棱的读音和写法。

扑棱棱ABB式,找类似并理解。

B、读第二排词语

理解“排空而至”浩浩荡荡、呼朋引伴

这一排词语描写的是什么?欣赏排空而至的场面。

C、读第三排词语

理解  呼朋引伴:呼喊,引导同伴。

读准多音字

翘(qiáo)首遥望    互相应和(hè)

读句子

出示

1、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盘旋着,陆续投入刺槐林。没有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老远就听到它们的叫声。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

(1)、指名读

(2)、配画读

(3)、齐读,读出壮观

2先回来的鸟在林内不停地鸣叫,好像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后到的鸟与林中的鸟互相应和,边飞边鸣,很快找到自己栖息的处所,与熟悉的伙伴汇合。

(1)、这是一个长句子,谁能读好?

多种方式读。

3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来。它们的羽毛全变成金红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自读课文,想一想,文章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2、给课文分段,概括每段的意思。

第一段(第l自然段):写“我”决定去林场看一看灰椋鸟。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我”看到的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

第三段(第6自然段):写“我”在归来时的感想。

3、文章主要写了什么?试着用一句简洁的话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学习第一段

1、轻声读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五、写字指导

钢笔习字册

重点指导木字旁的几个字的写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栏目列表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
    访问总量统计 日访问总量统计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