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竞成课堂”研究为抓手, 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根本,以课题研究为中心,以科研活动为载体,全面履行教科室“研究、指导、管理、服务”的工作职责,树立“教师即研究者”的行动研究理念,引领教师在阅读中提升,在研究中成长,增强科研自信,提升科研品质。精心打造我校教育科研特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力争使教科研工作成为学校发展的“助推器”。 二、工作目标 1.结合绩效考核完善科研制度,激发教师科研意识,营造全校科研氛围。 2.扎实开展各项常规性科研活动,并努力创新活动模式。开展读书活动,营造书香校园。 3. 发挥课题的引领作用。目前学校有各级各类课题如下表: 序号 | 课题名称 | 课题级别及立项单位 | 类别 | 级别 | 主持人 | 开题时间 | 结题时间 | 进展情况 | 1 | 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研究 | 常州市规划办 于2017年升格为省规划课题 | 教科 | 省 | 张春方 陈明珠 | 2016、4 | 2019.12 | 研究中期 | 2 | 基于青果在线平台提前干预小学高年段数学易错点的研究 | 常州市规划办 | 教科电教 | 市 | 蒋钘 王佳波 | 2016、4 | 2019.6 | 研究中期 | 3 | 培养小学生良好英语阅读品格的研究 | 区级 武进区教研室 | 教科 | 区 | 陆永新 | 2017.12 | 2019、12 | 在研 | 4 | 小学科学中“衣”领域的研究 | 区教师发展中心 | 教科 | 区 | 吕卉 | 2017、3 | 2020.3 | 在研 | 5 | 基于个性化平台提前干预小学数学易错点的策略研究 | 全国级 全国信息技术规划办 | 教科 | 全国 | 蒋群良蒋培华 | 2016、12 | 2019.6 | 在研 |
三、工作举措 (一)加强课题日常管理。 以课题研究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抓手,加强对各类各项课题的日常管理,做到研究与教学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的一致化,真正做到课题研究为课堂改革提供理论支撑、指导改革方向、指引发展出路,将各项工作做到实处。具体做法有: 1.规范研究课的开展。 1学期初,每个人申报一节课题研究课,并根据时间安排,制定好本学期的人人一堂研究课的安排表,严格按照安排表上的时间实施和执行。 2语文课题组按低、中、高年段分成三小组,并选出小组负责人;数学课题组分成两小组,并选出小组负责人;英语课题组为一大组。安排期初的研究课安排表,课题组长提前一周提醒上课老师作好准备,并提前两天利用校讯通和课题网站发送听课通知,通知的具体格式见下: 把课题研究日常化,决定于5月22日(周二)上午,开展本学期第八次课题研究活动。 具体安排: 时间 | 内容 | 人员和班级 | 8:20——9:00 | 《圆的认识》 | 执教:闻益梅 五(1)班 | 9:40—— 10:20 | 《认识角》 | 执教:王佳波 二(1)班 | 10:30—— | 研讨 | 全体课题组老师 |
附:活动通知(蒋钘) 教学设计(闻益梅、王佳波) 教学反思(闻益梅、王佳波) 教学评价(蒋培华、周琛彦) 活动新闻(贺小藕) 摄影(薛仁良) 根据课题组研究计划,进一步切实提高课题组老师的科研能力,拓展研究思路,其中,教学设计需要上课老师在上课前上传到课题网站上,教学反思由上课老师在上完课之后及时上传,教学评价和活动新闻也需要及时上传,原则上是当天或隔天完成。 2.规范网上上转的内容。 内容 | 数量要求 | 上传路径 | 备注 | 学期计划 | 1份/学期 | 课题概况——计划总结 | 期初上传 | 理论学习 | 1份/月 | 研究动态 | 以个人名义上传,注意格式, 每月底25号检查。 | 研究课教案 | 1份/月 | 研究动态 | 以年级组为单位上传,每月底25号检查。 | 研究小结 | 1份/月 | 研究动态 | 以个人名义上传,每月底25号检查。 | 学期研究总结 | 1份/学期 | 课题概况——计划总结 | 以个人名义上传,学期结束前检查。 | 请大家上传时看清栏目,不要传错位置啦! |
请各小组负责人将检查情况在群里通知,以便及时提醒忘记提交的老师。 必须在课题网站上完成研究课的一系列材料:通知+教案+教学反思+教学评价+活动新闻 (二) 创新教师培养机制。 一是对目前已是五级梯队的优秀教师,进行提升。由校内市学带或资深专家成立名师工作室。二是对青年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培养。通过实施青蓝工程,加快新教师、青年教师、转岗教师的成长成熟。 (1)名师工作室项目 何志良: 蒋钘 王佳波 蒋培华 虞兰琴 蒋夕凤: 王萍 陶欢 李玲 范勤霞: 徐丹 吴如月 陈文瑶: 李玲 汪娇美 周琛彦 (2)骨干教师培养项目 A 学科引领 王佳波: 冯菲菲 汪娇美 蒋培华: 贺晓藕 白玉仙 吴如月: 周微 徐丹: 于翠 李红燕:仲洁 B 班主任工作引领 许晓秋: 蒋培华 李娟:周琛彦 刘晔妍: 仲洁 王东:陶欢 (三)打造有影响力的课题活动。 结合本学期各个课题的进展情况,打造几项有影响力的课题活动。 11月份 | 数学课题研究活动 | 12月份 | 英语绘本课题沙龙 | 1月份 | 语文组读书分享会 |
(四)加强校本研修。 继续利用好“湟里中心小学校本培训”专题管理网站,分“组织管理”“教师个人”“推荐阅读”“培训实施”“培训成效”五个栏目,进行过程性管理。各栏目中的内容具体对应到校领导及行政个人。校本培训分三个层次:一是校级层面的研修课程,包括师德素养、名师工作室、立项课题三项培训。二是专项研究课程,包括学科素养培训、课程建设培训、班主任培训、教研组建设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教育管理人员培训六个项目。三是教师个人自主研修,制订个人年度发展计划,按计划开展研修,每年度进行总结考核。同时要求骨干教师、潜力教师填写好个人三年奋飞计划交至教科室。 表格如下: 姓名 | | 任教学科 | | 三年目标定位 | | 达成目标所需要的硬指标(已经达成的打勾) | 对学校的建议与要求 |
(五)强化技术运用技能培训。 根据教师的需要,组织多种形式的教育信息技术培训,帮助教师更好地运用新设备、新技术,促进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运用。特别是在新技术支持个性化学习方面,着力打造学校特色。组建跨学科E学习团队,成员有范勤霞、蒋钘、王佳波、徐丹、蒋培华、吴如月、贺晓藕、王萍、虞兰琴、白玉仙、陶欢、李玲、吕卉、周微、周琛彦。在9、10、11月份开展新技术研究的系列研究活动,从而可以抓住本学期“江苏省信息化能手比赛”的契机,特别是在英语、美术学科,我们团队在校本研修时,可以及早谋划。另外,全国新媒体新技术课例大赛,会在11月份递交录像作品,这个比赛不限学科,不限年级,我们青年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教科室、信息处会组织团队给予支持。 20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