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活动一:课题导入,引出新课 1.同学们,打开记忆的闸门,你们曾经读过狐狸的哪些故事,谁来说说通过学习你认为狐狸有什么特点? 2.今天,我们走进一篇新的课文,看看狐狸又有什么样的故事。 (板书:分奶酪)请注意,“奶”是一个生字,女字旁,第一笔是撇点,左上格起笔,撇长过中线,顺势写小点,长撇斜出,短横避让不出头;右边笔顺要注意,先写横折折折钩,注意起笔高于左边横,第二折齐横中线,最后一笔撇稍短,收笔在竖中线。“酪”字左右结构 3.知道“奶酪”是什么吗?(出示图片)这是来自匈牙利的一个民 间故事,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问题?梳理质疑:狐狸为什么要分奶 酪?他是怎样分奶酪的?最后怎样了? 二、提出要求,初读课文 1.想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到文章中寻找答案。请打开书, 自由朗读这个故事。全文都带拼音,遇到生字要多读几遍,看谁记得 快,记得牢。每人至少把课文读三遍。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活动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同学分别读第一自然段。提问:从他的朗读中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同学用自己的话说故事背景) 2.提问:本段有没有你不太理解的词语。 3.教师讲解“拌嘴”。 4.指导朗读:“高兴极了”重读。教师示范。 (指名同学,多次练习) (二)学习第二、三、四自然段 1.指名同学读第二、三、四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二、三、四自然段讲了什么。 (指名同学回答,及时点评、奖励) 2.指导朗读:师生配合,分角色朗读这部分课文,同桌相互练习。指名同学朗读,及时点评。 (三)学习第五到八自然段 1.指名同学朗读五到八自然段,提问这部分讲了什么内容。 2.用你自己的话说说狐狸是怎么分奶酪的,小熊哥俩满意吗?从课文中找一找。 3.你认为狐狸分奶酪的办法合理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分? (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 4、分角色朗读课文,小组成员边读边表演。 (四)学习第九到十一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九到十一自然段。同桌之间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部分讲了什么内容。 (指名同学说) 2.小组讨论:“你可真会分”是在夸狐狸吗?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 3.狐狸是分奶酪的,为什么最后小熊却没吃到奶酪呢? 4.思考:狐狸说的话你同意吗?“我分得很公平,你们谁也没多吃一口,谁也没少吃一口”。 5.如果你是小熊你会对狐狸说什么? 6.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怎么做? 7.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话想对狐狸和小熊说嘛?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指名同学回答,教师适时点评、引导) 8.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 四、回顾课文,尝试复述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引导学生回顾每一部分的内容,指名同学回答 3.课件出示每一部分相对应的画面 4.同桌相互练习尝试复述课文。 5.指名同学,比一比,看看谁复述得准确,及时评价给予奖励。 活动四:学写生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