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是: 首页 >>校本研修>>培训实施>>学科素养
英语教师培训“在新媒介时代,你能生活好吗?”
发布时间:2018-07-2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范勤霞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王少磊老师,以《新媒介生态里的突发事件及舆情观察》为题,讲述了如何在互联网时代给我们的工作发出新标准。如果我们还在延续过去的思路,那么必然不能很好生活在变化万千的新时代,我们需要在新世界引进一个新的“尺度”。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凸显激化,以“门”为表征的突发事件集中爆发。这其中,互联网既是真相披露者,也是情绪煽动者;既有为建构所必须的解构,也有勇猛不能掩饰的粗暴。十几年来,互联网不断颁布新的“尺度”,强迫传统媒体调整竞合,从而逐渐形成新的传播语境,宣告新的价值体系。
突发事件具有公共性,公共事件也具有突发性。突发事件借助互联网酝酿发酵。往往因为不同的立场,在舆论公权和公众民权之间寻求平衡。有时我们会质问为什么互联网如此不友好,全民充满了暴力和焦虑。有时,我们又借助民众的视角,发现发现浅显的真实。我们常常发现:草根在论坛里幼稚地发表极端言论, 问题非但不能解决, 反而失去了发表温和言论的权利;而精英则天真地认为, 只要关键词屏蔽, 或者干脆端掉服务器就能高枕无忧。双重误区使得“社会焦虑指数”交替升级, 从而造成更加龃龉的群体关系。说到底, 互联网的焦虑, 其实是时代焦虑的媒体映像。
我们急需新媒体的基因,我们需要让信息真正到达和击中,改革不是新瓶装旧酒,不要拿体制来为业务的苍白辩护,对互联网的审判要有敬畏之心。互联网不能只是愤怒勇猛的定格塑像, 而应学习、成长、反省并且自新, 它不可轮起板斧排头砍去——永远只做体制的破坏者。互联网之火, 是启蒙之光,照亮文明进步的历史脚印, 但不应是浮躁的虚热、仇恨的烈焰, 烤焦兴亡皆苦的草头兆姓。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我们需要基于自身能力来降低时代的焦虑程度,再学习网络时代的应对技巧,让互联网精神营养现在人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栏目列表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
    访问总量统计 日访问总量统计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